來源: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12-10-16 10:27:09
信息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頻道訊:信息管理專業是一個近年來剛剛被重視的專業。在之前的很長時間,信息資源管理專業都不被我們所重視,但是隨著現在網絡運用的普及,信息資源管理專業也開始發光發熱。其中,在在職研究生領域,信息資源管理受到了很多在職人員歡迎。那么為什么信息資源管理會受到這樣的歡迎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國在職研究生招生為我們大家所做的介紹:
信息管理專業是一個交叉型的專業,其是由管理學和計算機科學交叉而成的專業。專業中主要的學習內容為:管理學相關課程、信息檢索相關課程以及計算機相關課程。那么為什么現在信息資源管理專業受到人們這樣的熱衷呢?其實這一點很好理解,因為現在我們社會是極為需要復合型人才的。但是在我們社會中還是存在這樣一個普遍的現象,那就是技術與管理的脫節。
作為一個規模中等的公司來說,復合型人才是相當重要的,因為這不僅給公司節約了相對應產生的成本。同時提高了公司的競爭力以及凝聚力。這對需要更加大的發展的公司是至關重要的。由此,我們就不難推斷出其就業的方向:
信息資源管理專業的就業方向之一:ERP實施工程師或ERP實施顧問
就業前景:隨著現在信息化產業的發展,社會和企業對于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是十分急切的。而對于即懂得相關技術有知道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更加是求賢若渴。同時,現在我國的相關專業的合格的ERP實施顧問不過千人,而對于數十萬需求公司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薪資水平:對于這樣復合型人才來說,不同的公司都是有不同的待遇同時也要根據經驗來具體定奪。但是針對新人來說,其薪資水平在5000左右。
信息資源管理專業的就業方向之二:軟件測試工程師
就業前景:隨著現在我國社會相關人群對于軟件應用的是增多,我們對于軟件的要求也是逐漸增多的,那么對于這樣的一種趨勢,軟件測試工程師也是必不可缺的一個職位。只有優秀的軟件測試工程師的輔助,軟件工程師才能創建更加好的軟件來。
薪資水平:所說對于這樣人才是需求量較大,但是由于其本質的限制,因此對于新人來說薪資較低,一般為:2000—4000元。有較好基礎以及經驗的人能達到8000左右。
信息資源管理專業的就業方向之三:管理軟件開發工程師
就業前景:現在社會對于軟件的需求,相信大家都是有一定了解的。可以說,我們現在的方方面面都是要離不開軟件的。而軟件開發工程師是軟件的靈活人物。但是對于信息資源管理專業的人員來說,管理軟件是其最好入手的一環。
薪資水平:對于新人來說這一職業根據不同公司來說,待遇一般在3000—6000元。當然一些大型公司對于這一職位的薪資會更高。
信息資源管理專業的就業方向之四: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就業前景:對于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方面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這主要是因為“快遞”市場在我國還處于發展階段,人們對其了解程度還不是很高。也正是因為該行業處于發展期間,因此對于相關軟件以及管理都是有待提高的。因此對于信息資源管理的相關人才也是需求較大的。
薪資水平:就經驗來說,這一職業新人的薪資大概在2000—4000元,而對于稍有經驗的人員來說其薪資是能穩定在6000以上的。
信息資源管理專業的就業方向之五:信息系統管理與維護崗位
就業前景:這主要是針對一些較大型的企業中局域網絡的維護,這對于信息資源管理專業人員的要求相對較低,但是市場需求較大。因此,以這一職位來做職場敲門磚的話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薪資水平:就目前市場行情來看根據不同的公司狀況在薪資上是有所不同的,一般來說其薪資維持在2000—5000元。
信息資源管理專業的就業方向之六:客戶服務
就業前景:有人會說客服對于信息資源管理來說不是一個對口的職位,其實不然對于互聯網特別以來的公司來說,客戶服務是至關重要的。同時,這里也必須強調信息資源管理所說的客戶服務與我們平時所說的客服是有這一定區別的。這里所說的客戶服務,一般是指對于客戶的管理、細化為銷售提供更加準確的目標。
薪資水平:由于這一行業是需要極強的經驗的,因此薪資對于新人來說不是很高,就目前的市場行情來說新人來說一般在3000元左右。對于經驗豐富者來說,其薪資將在5000—8000元不等。
信息資源管理專業的就業方向之七:IT管理類崗位
就業前景:就業前景較大,這主要因為每個公司都是需要不同管理人員的。因此,其需求肯定不會小,但是由于信息管理專業是一個復合型的專業,因此純粹的管理常常不被相關專業人員所喜好,但是面對強烈的職位競爭來說,又顯得無可奈何。
薪資水平:對于新人來說,薪資基本為2000—4000元,如果有豐富經驗的話其薪資在6000左右。
以上就是中國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為您介紹有關于信息資源管理專業未來就業分析報告,但是要聲明的是其中對于薪資的預估是一個綜合值,實際情況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狀況以及所在公司不同而定的。因此,在薪資方面是有較大浮動
上一篇: 考信息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飲食很關鍵
下一篇: 同等學力申碩考生學分的有效期限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