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能交通領域國際著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中科院1區、TOP期刊,IF=7.9)刊登了我校電子與控制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李靜發表的學術成果“Cascading Failures on Multimodal Publ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The Role of Station Coupling Strength” (站間耦合強度在多模式公共交通網絡的級聯失效中的作用)。李靜同學為第一作者,我校路慶昌教授為通訊作者,長安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同濟大學知名學者合作參與完成。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的資助。
該研究深入剖析了多模式交通網絡的級聯失效傳播機制,聚焦于交通模式間站點耦合關系和強度在事故下的演化特征,對級聯失效的傳播路徑與強度的影響,為設計與管理可靠性高、韌性強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系統提供理論支撐。
研究表明,在多模式交通網絡級聯失效發生時,具有高運輸能力的運輸網絡與低運輸能力的運輸網絡相耦合時,前者會從中受益。比如:與公交網絡耦合可減輕地鐵網絡的級聯失效。然而,當公交網絡與地鐵耦合時,公交網絡中的級聯失效被放大。在地鐵-公交耦合網絡中,耦合強度大的站引發的級聯失效比單個網絡中的重要的站引發的更為嚴重。另外,在地鐵-公交耦合網絡中,級聯失效的傳播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失效地鐵站點的數量。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
上一篇: 西安石油大學來長安大學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座談交流
下一篇: 長安大學舉行2024級研究生開學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