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智能制造與服務管理研究院(中美物流研究院)于2005年10月由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聯合設立。研究院是上海交通大學直屬工程系統管理及物流與供應鏈領域研究機構和校級學科交叉平臺,掛靠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 研究院美方建設主體為佐治亞理工大學工業與系統工程學院。佐治亞理工大學是美國著名的四大工科大學之一,其工業與系統工程專業(Industrial and System Engineering)在全美連續30年排名第一。旗下供應鏈與物流研究院(Supply Chain & Logistics Institute, SCLI)是當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現代物流研究、高級人才培養和物流咨詢服務機構。中方建設主體為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學院以及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等上海交通大學四大優勢學院。
研究院成立伊始就得到了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美國商務部、美國佐治亞州政府等的共同支持。2008年研究院得到董浩云基金會資助,又冠名為董浩云航運與物流研究院。
研究院的宗旨是依托上海交通大學工商管理雙一流學科以及相關學科的綜合優勢,面向中國制造2025與制造強國建設、構建雙循環格局等國家重大戰略,滿足新時期先進制造、現代服務以及物流與供應鏈領域行業發展新要求,培養國際化、高層次、創新型的高級工程管理專業人才,打造現代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國際化大平臺;為推動我國智能制造與服務管理的發展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持,并成為政府和行業的政策研究和咨詢智庫。
在工業4.0、智能制造、“中國制造2025”和發展現代服務業等背景下,在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云技術以及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的信息技術條件下,研究院在保持傳統的物流領域優勢的同時,向更寬的工程系統管理領域拓展,在智能制造與服務化工程管理、智慧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智慧醫療工程管理等重要領域追蹤國際前沿,滿足國家和行業重大需求,解決重大工程管理問題,形成一流的研究和應用成果,產生重大行業影響力。
研究院由40余位高水平科研與師資隊伍(含雙聘和長期兼職教師)組成;所有老師均具有工程管理相關博士學位,均承擔過工程管理相關的國家級項目,均具有工程管理工程實踐。隊伍組成既包括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高等人才和管理學領域資深教授,也包括具有海內外一流大學教育背景的優秀青年教師。
研究院現任院長為國際工業與系統工程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際工業與系統工程師學會會士及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江志斌博士。
在科學研究及產學研合作方面,研究充分發揮學校理工醫管學科優勢,重點在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智能制造與服務型制造運營管理、服務工程及醫療健康服務管理等工程系統工程重要領域,追蹤國際前沿,對接國家重大需求,滿足地方經濟建設需求。先后承擔了十多項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40等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研究,承接了一大批產學研合作項目,獲得多項國家和省市級獎項,在國內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了一大批論文,其中包括十多篇等級期刊論文。
在人才培養方面,研究院早期曾與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聯合培養過5屆、共57位ISyE雙碩士學位學生。研究院在“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招收與培養“管理科學與工程”、獨立招收和培養物流工程與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全日制)與工程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非全日制,雙證);并從2020年起在交通運輸領域招收和培養物流工程方向工程博士研究生(雙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先后培養博士和碩士畢業生200多人;畢業生質量優秀,畢業去向主要為國有大中型企業和世界著名企業、黨政機 關、出國留學、自主創業。
研究院自2011年開始,在“管理科學與工程”和“自動化”兩個博士后流動站招收優秀青年學者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先后有超過20位中外優秀青年學者到站工作,在國家及省部級項目、博士后基金、高水平論文發表、政企問題咨詢與研究等多方面取得優異成績;有9人獲得博士基金,2人先后獲得中國博士后基金特別資助項目,1人獲得國家外專局“外國青年人才引進計劃”項目,1人入選“上海交通大學師資儲備計劃”并留校任教。2人獲得上海市超級博士后支持計劃(2018、2019);目前在站博士后10名(其中1名印度籍);已出站16名(其中1名意大利籍、1名伊朗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