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大學第七屆地學文化節開幕式暨“大地、大學、大地學”學術訪談舉行
南京大學在職研究生頻道訊4月12日晚,我校第七屆地學文化節開幕式暨“大地、大學、大地學”學術訪談在仙林校區杜廈圖書館報告廳舉行。南京大學校長陳駿,中國科學院院士伍榮生、符淙斌,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朱慶葆以及南大“地學四院”大氣科學學院、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環境學院的師生和校團委等部門的負責人參加活動。
朱慶葆副書記在致辭中指出,我校地學研究歷史悠久和發展業績輝煌,尤其是近十年來南大地學人圍繞創建世界一流大學這一任務勇攀高峰,以“大地學”學科群建設為依托,以教學為中心,以人才培養為根本,培養拔尖創新領軍人才。同時,聯合舉辦地學文化節等一系列活動的良好契機,引導學生走出校園、走出國門,在人才培養方面成效顯著。他特別指出,地學文化節至今已成功舉辦六屆,持續時間長、學術層次高、專業特色鮮明,成為我校校園文化活動的一大品牌。他希望同學們積極參與,認真思考,培養學術興趣,拓寬學術視野,提升專業素養,增強科研能力;并將學術科研與文化傳播密切結合起來,努力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要以參與文化節活動為契機,積極履行南大地學人的使命和責任,宣傳倡導關愛地球、保護地球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最后,朱慶葆副書記預祝地學文化節取得圓滿成功。
主持人通過視頻展示了我國正面臨的土壤污染、水資源短缺和空氣污染等嚴重問題,引出“大地”這一話題,并向兩位嘉賓求教生態文明建設。陳駿校長分享了參與全國“兩會”所了解的信息,介紹今年兩會現場討論、提案和建議的三分之一都和生態文明建設有關,開啟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征程。在習近平總書記參與江蘇代表團討論時,兩次提到水污染問題:希望太湖水和過去一樣美,希望農村河水能夠游泳。而空氣污染與土壤污染問題也同樣嚴峻,生態文明建設任務仍然艱巨。符淙斌院士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夢想的戰略任務,老百姓對環境污染問題和食品安全問題的高關注度,對相關科技工作者來說是動力也是很好的機遇。他提出地學人承擔著守護地球母親的神圣任務,理應為此自豪,更因為此努力學習和工作。
對主持人提出的地學學生如何理論聯系實際,為保護環境貢獻力量的問題時,符淙斌院士希望高等院校和氣象部門更緊密地協同起來,為空氣污染進行研究并采取措施。他特別建議廣大同學從自身做起,拒絕吸煙,以實際行動為清潔空氣做貢獻。
關于“大學”,陳駿校長對高校內涵式發展進行了詮釋。他表示,過去一段時期高校的規模化發展,一定程度上引起教學質量下滑的趨勢。他指出提高教學質量,最重要的是提高本科教學的質量,培養在全球享有聲譽的學生。他強調南京大學提出辦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指向就在于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符淙斌院士則提出不僅要一以貫之地重視基礎研究,也要在國家、社會重大問題上基于科研成果,發出自己的聲音,提出自己的建議,提高國際、國內的影響。
對同學們提出的南京大學“低調”的問題,陳駿校長幽默回應,低調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現君子風范。南大的低調是誠樸學風的體現,是有力量的低調,南大培養的學生踏實、誠實、樸實,在全球享有聲譽。陳駿校長指出,當前整個社會風氣浮躁,急功近利,“低調”尤為難能可貴,南大要靜下心來辦學,瞄準未來,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培養大師和領軍人才。他希望同學們能樹立遠大理想,并腳踏實地,為理想奮力前行。
在最后的“大地學”環節,兩位嘉賓對南京大學地學的發展進行探討。符淙斌院士強調地球系統科學要求學科的交叉,打破分支學科的界限,關注整個地球系統。陳駿教授支持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服務,是地學人的神圣使命,他鼓勵同學要特別關注世界性難題,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弄潮兒。
據了解,南京大學地學文化節由我校地學四大學院共同主辦,各院輪流承辦。自2007年開始已連續舉辦了七屆。本屆文化節由大氣科學學院承辦,系列活動將以“學術”為主線,以“競技”為補充,涵蓋地學四大院系師生科研、生活、實踐的方方面面。在接下來的時間,還將組織以學術爭鋒、百家爭鳴、大師講壇為主題的“地學博悟”論壇,展示四院系本科生優秀論文、組織地學熱點問題探討,并邀請全球氣候變暖領域的領軍人物、“陸地生態系統氣象學”的奠基人之一庫馬拉教授舉辦講座。并將組織地學魅力之星選拔和“地學杯”系列體育競技比賽。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
上一篇: 南京大學全國英語演講大賽榮獲佳績
下一篇: 南京大學召開暨青年共產主義學校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