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簡介
武漢紡織大學是國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高校、全國十大時裝名校。學校在新中國振興民族輕工業的呼聲中應運而生,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漢紡織工學院,2010年更名為武漢紡織大學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崇真尚美"校訓,弘揚"自強不息、經天緯地"的大學精神,以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大學為戰略目標,堅持特色發展、開放辦學。是一所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魚明、優勢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
學校堅持"一元領先、多元并進、突出特色、協同發展"的學科建設路,組建五大學部,設置18個學院(部),3個研究院,涵蓋理、工、文、法、經、管、藝等7個學科門類,擁有1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建有8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5個省優勢和特色學科。"先進制造與紡織裝備""創意設計與精美制造""大數據與智慧管理"3個學群列入湖北省"十四五"省屬高校優勢特色學科群重點建設,紡織科學與工程入選湖北省"省屬高校一流學科重點建設學科",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學校實施領軍人才引育工程,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隊伍,現有教職員工2200余人,專任教師1500余人。自主培養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1人,聘用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8人: 國家級人才30余人,省級各類人才260人。學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擁有一批具有海夕學習背景的"陽光學者"。
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并舉",創新"五個思政"構建"產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大力開展"新工科、新文科"建設,大力培育創新文化,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復合型、應用型創新人才。學校現有各級各類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有69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特色業4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7個,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專業3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8個,湖北省品牌專業7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6個。學校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和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驗區,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3門,國家精品開放課程6門,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2項。近年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和一等獎31項。
學校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持續完善學生指導和服務體系,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不斷提高。近年來,學校獲“挑戰杯”全國特等獎1項、二等獎4項,省級特等獎3項、一等獎項,學校連續獲得"優勝杯";獲評全國"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團中央優團隊4個、團中央社會實踐先進個人3個,省級社會實踐榮譽15項;獲全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2項,省"本禹志愿服務隊"6個;獲評團中央"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10人;"中國電信獎學金"3人。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2%以上,畢業生已經和正在成為所在領域的骨干和中堅。
學校積極參與國家和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主動服務紡織行業轉型升級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擁有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全國普通言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等重點研究基地和一批新型校地校企研發機構。相繼承擔國家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600余項,一批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在紡織、印染、服裝和藝術設計等領域具有鮮明特色和優勢。近年來,學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高等學校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入全國美展藝術作品5項。學校注重成果轉化,連續多年進入"中國高校專利轉讓排行榜(TOP100)",技術服務合同登記額居全省高校前列,一批校地校企合作項目在10余個省份先后落地,產生了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學校大力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推進教育國際化進程。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委托培養單位,是"歐洲紡織大學聯盟"第一個中國大陸成員。學校建有教育部首個行業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擁有湖北省第一個本科層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學校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日本文化學園大學開展本科層次合作辦學目,與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捷克等國有關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學校長期承辦由商務部和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聯合主辦的"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國際研修班,連續多年主辦和承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面向未來,全體紡大人將以更昂揚的姿態和更開放的胸襟,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為把學校建設成學術實力強、培養質量高、育人環境美、文化氛圍濃、辦學聲譽好的美好紡大而團結奮斗!
二、培養目標
在職攻讀設計學、管理學及工程學專業,主要面向從事相關專業的在職人員,旨在培養具有系統堅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能夠準確把握各專業領域發展趨勢,了解國內外最新動態,具有一定的開拓精神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實踐型、復合型、應用型高層次專業人才,達到普通高校碩士相應水平。
三、報名條件
1、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2、報名人員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大學本科畢業,獲得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申請碩士學位時須滿3年)。
(2)已獲得的學位為國(境)外學位的,須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
3、大專學歷或本科畢業無學士學位者,可申請參加課程學習,修滿學分可獲得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課程結業證書,但不能申請碩士學位。
四、項目優勢
1、唯一擁有自主培養院士的湖北省屬高校
2、湖北省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3、同時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的省屬高校
4、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創新型高校
5、參與嫦娥五號、天問一號等航天工程的高校
6、全國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優秀高校
7、"歐洲紡織大學聯盟學會"第一個中國大陸成員
8、"一帶一路"世界紡織大學聯盟理事單位
五、統一考試科目及學費
學科代碼學科 | 所屬學院 | 全國統考科目 | 學費 | |
081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 | 外國語水平考試 | 學科綜合水平考試 | 32000元 |
外國語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六、報名資料、學習方式
1、報名資料:本科畢業證、學士學位證、身份證、2寸藍底彩色登記照5張。
2、學習方式:由校外實踐基地根據實際情況組織教學。
七、學制
2年
八、撰寫學位論文、論文答辯和學位申請
1、申請人須在通過全部考試(包括全國統考科目)后一個月內辦理進入學位論文階段的手續,開始論文開題撰寫。
2、申請人須在一年內完成學位論文并答辯。對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經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批,學校授予碩士學位并頒發學位證書。如論文答辯未通過,但論文答辯委員會建議修改論文后再重新答辯者,可在半年后至一年內申請重新答辯一次。答辯仍未通過或逾期申請者,本次申請無效。
3、經學校學位辦公室審查,同意答辯申請后,由實踐基地組織論文評閱與答辯,將提交的所有材料歸檔保存五年,以備檢查評估。
4、學位論文評閱與答辯流程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有關文件執行。
5、以下情況,本次申請無效,所交費用以及申請的材料一律不予退還:
(1)申請人提交的申請碩士學位的相關資料偽造。
(2)申請論文存在抄襲等嚴重違反學術規范的行為。
上一篇: 暫無上一篇
梁老師:17812039143
張老師:18611851496
報名郵箱:edu@edue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