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內容
“衛生綜合”含三大衛生、流行病學和衛生統計學內容,內容如下:
(一)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
1.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職業病與職業中毒基本概念和診斷原則。
2.常見職業中毒和物理因素損害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防治措施(刺激性、窒息性氣體,鉛、苯、汞、錳、砷、農藥、塵肺、高溫、電離輻射、噪聲振動)。
3.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識別、評價與控制。
4.職業衛生法規與監督管理(職業病防治法、職業衛生標準、職業衛生監督)。
(二)環境衛生學
1.環境衛生學的基本概念,環境因素和環境的分類,各類環境介質的特點。
2. 常見的環境衛生問題,環境因素的變化與人群健康的關系(飲用水、空氣、地質和土壤公共場所、家用化學品和化妝品、居住環境)對人群健康影響及其意義。
3.城鄉規劃衛生和環境質量評價的基本內容、方法和重要意義。
(三)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1.人體對營養的需要(營養學基礎)、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
2.特定人群的營養、營養與疾病、社區營養、臨床營養及分子營養學等。
3.食品污染與預防;各類食品的衛生問題;食源性疾病與預防;食品衛生監督管理。
(四)流行病學
1. 疾病的監測與三級預防;
2. 病例對照研究、隊列研究的概念、特點、目的、主要研究類型;研究設計與實施;資料的整理與分析;優點與局限性;
3.篩檢的概念、篩檢試驗的評價;篩檢效果的評價;
4.傳染病流行過程,潛伏期的流行病學意義,影響人群易感性的主要因素;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計劃免疫及其評價;
(五)衛生統計學
1.統計學基本概念。
2.數值變量資料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單變量資料的正態分布、正態性檢驗。
3.分類變量資料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
4.等級資料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
5.雙變量計量資料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
衛生檢驗研究方向選做內容如下:
(一)空氣理化檢驗部分
1. 空氣污染物濃度換算、表示方法。
2. 采樣效率鑒定、影響因數,最小采氣量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流量計的原理、分類、校正原理與方法。
3. 質量控制圖的編制、運用、質量控制基礎實驗和常用術語,標準氣體配制方法,采樣質量保證。
4. 粉塵濃度、分散度、游離二氧化硅測定原理與方法。
5. 錳、二氧化硫、氧化氮、氟及其化合物測定原理與方法。
6. 苯、甲苯、二甲苯、苯并(a)芘、甲醛測定原理與方法。
(二)食品理化檢驗部分
1.食品樣品采樣、保存和常規處理方法。
2. 蔗糖、淀粉、還原糖、維生素、糖精(鈉)、苯甲酸(及鈉鹽)、山梨酸(鉀)、肉制品中鹽酸克倫特羅、黃曲霉毒素的測定原理及方法。
3. 鉛、砷、汞、鎘、N-亞硝基化合物的測定。
4. 農藥殘留的提取凈化、濃縮、測定原理和方法。
(三)免疫學檢驗部分
1.抗原、多/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抗原抗體反應原理。
2. 沉淀反應、凝集反應、補體結合試驗等經典免疫學技術的原理及應用。
3. 熒光、酶、放射免疫技術、金免疫技術、化學發光免疫技術的原理、類型及應用。
4. 免疫組化技術的原理及應用。
(四)細菌學檢驗部分
1.細菌學檢驗基本技術。
2. 細菌鑒定、分型的常用分子生物學技術。
3.常見致病性細菌、螺旋體、衣原體等的主要生物學特性及檢驗方法。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三大衛生占60%,流行病學占20%,衛生統計學占20%。
衛生檢驗研究方向:三大衛生占20%,空氣理化檢驗20%,食品理化檢驗20%,免疫學檢驗15%,細菌學檢驗25%。
(四)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80分),問答題(160分),計算題或應用題(60分)。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