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學院成立于2002年11月,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6個本科專業。學院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術型碩士點和計算機技術專業型碩士點。
學院具有高學術水平的師資力量,現有教職工84人,其中正副教授4人,副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2人。“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設計智能化與計算創新團隊” 獲陜西省“三秦學者”創新團隊,有陜西省教學名師1人,校級教學名師4人、香港桑麻獎優秀教師3人。
學院具有陜西省服裝設計智能化重點實驗室和新型網絡智能信息服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兩個省級和國家級科研平臺,在VR/AR建模與交互理論、機器學習與大數據智能處理、信息安全、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及可穿戴計算等前沿科學領域展開研究,先后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以及其他國際國內合作項目,總經費3000余萬元,200余篇學術論文被三大檢索收錄,申請和獲批專利50余項,轉化及應用15項。榮獲科研獎勵16項,其中包括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5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等。
學院以優秀教師為主導,引導和培養青年教師,加強教學團隊建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于1982年開始招生,是國家級“雙萬計劃”一流專業建設點、陜西省特色專業、國家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陜西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榮獲2014年陜西省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點;“嵌入式系統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榮獲2015年陜西省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計算機專業硬件課程體系教學團隊”和“數字媒體類課程教學團隊”榮獲省級教學團隊稱號;“計算機軟件類課程群教學團隊”和“大學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團隊”榮獲校級教學團隊稱號。
學院重視質量工程建設和教學改革與實踐。近年來,共獲得省部級教改項目7項,校級教改項目34項;獲得中國紡織協會優秀教學成果獎8項;陜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優秀獎3項;省級多媒體課件大賽優秀獎1項。在課程建設方面,《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程序設計語言》《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軟件工程》、《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應用基礎》、《數據結構》等9門課程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AVA》課程被評為省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先后出版專業教材33部,其中3部被列入“十二五”部委級規劃教材,《紡織CAD/CAM》于2010年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學院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近三年來,學生在挑戰杯、計算機設計大賽、“藍橋杯”軟件設計大賽、藍盾杯網絡安全攻防大賽、中國機器人大賽、“互聯網+”等科技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20余項,校級獎項100余項。教師指導學生參與國家級、省級和校級創新創業項目30余項。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各專業就業率名列學校前列,各專業就業率連續三年達90%以上。此外,近五年來,共有229名學生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或國家獎學金,108名本科生獲得了企業資助專項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