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程大學把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環節和“三全育人”的重要內容,以服務國家工業化、信息化和國防現代化主體領域、國家發展戰略重要領域為重點,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全過程,在做好人才的“規劃”“培育”“輸送”和“關懷”上下功夫,促進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打造“勵志大講堂”,堅定勵志報國信念。以課程化方式梳理、凝練日常思政工作內容,聚焦學生發展規劃指導,深度整合校內外教育資源,打造品牌思政工作平臺“勵志大講堂”。圍繞大學生高度關注的學業、就業、創業、職業等問題,結合學校人才培養目標,邀請相關行業專家學者、優秀校友、校領導、機關干部、輔導員、班主任、本科生導師、研究生導師,以“小班”研討模式、“滴灌”教育方式引導學生樹立以國家建設需要為導向的就業理念。自2018年創立“勵志大講堂”以來,授課教師團隊規模達500余人,累計授課2萬余學時,覆蓋學生10萬余人次。
傳承“哈軍工”文化,賡續優秀紅色基因。充分挖掘“哈軍工”辦學歷史中的紅色資源,引導學生自覺踐行“以祖國需要為第一需要,以國防需求為第一使命,以人民滿意為第一標準”的價值追求。構建以哈軍工紀念館、船舶博物館、海洋文化館、“受命”群雕等為主體的“三海一核”特色校園文化生態系統,將文化熏陶貫穿于新生入學教育、養成教育、政治理論課、黨課團課、學生活動、畢業離校教育等人才培養各個環節。發揮新媒體平臺傳播優勢,制作“軍工寶藏”系列微課,以哈軍工紀念館中珍藏的530件國家級文物為素材,展現藏品“前世今生”所呈現的紅色光榮傳統和時代精神,引導學生自覺成為“哈軍工”紅色文化基因的傳承人。舉辦國防文化講壇,邀請國防科技領域技術專家、先進典型代表擔任主講嘉賓,介紹國防科技最新發展成果、講述國防優秀人物事跡,鼓勵引導畢業生積極服務國防事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建設生涯規劃課,服務國家人才需求。緊貼國家人才需求,根據學生專業特點和階段性培養目標,設置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個性化教學內容,構建以理想信念為牽引的課程內容體系。把專業素養培育融入職業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融入職業價值觀引導,將新科技、新技術對職業環境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融入職業適應性教育,把拼搏奮斗精神融入生涯行動計劃輔導。以相關行業、企業、崗位的先進典型校友案例為職業規劃參照,引導幫助學生探索個人職業定位,尋求個人發展方向。
開展常態化調研,實施精準就業指導。重點針對就業自我認知、畢業去向、就業評價、就業期望與規劃、擇業方式、求職壓力、就業幫扶需求等,每學期開展一次就業意向調查,詳細了解學生求職意向,為每一位學生建立職業發展檔案,并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規劃與指導,精準開展就業幫扶,努力提升就業質量。舉辦優秀校友報告會、職業生涯體驗營等活動,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建立以市場拓展、網絡信息、生涯規劃、學業幫扶、經濟資助、心理教育等“六位一體”的就業支持體系,幫助就業困難學生順利就業。利用大數據手段對往屆考研學生的平時成績、綜合素養、學習動因、備考時間等因素進行比對分析,依托數據分析結果為有考研意向的學生提供報考專業、復習規劃等針對性的指導,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深造提供支持。
組織輔導員實踐,提升就業服務質量。組織開展輔導員寒暑假企業實踐調研活動,近年來共選派近百名輔導員,先后走訪57個城市的99家單位,圍繞船舶海洋、核能電力、建筑工程、航空航天、通信電子、制造業等行業,深入企業進行實踐調研。通過走訪企業車間、實驗室、辦公生活場所等深度體驗方式,了解企業工作環境、發展歷史、文化特色等。組織校企座談會、校友交流會、校友發展狀況調研等,了解企業人才需求和對學校畢業生的評價,著力提升輔導員開展就業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學校改進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供重要參考。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
上一篇: 暫無上一篇
下一篇: 哈爾濱工程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