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研究生課程建設與培養模式改革研討會在啟航多功能廳召開,會議圍繞研究生課程建設與培養模式改革主題,分別開展五個特邀報告,三個平行會議,與會專家從“AI賦能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分類培養與培養模式改革”“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等方面分享研究生培養改革的創新舉措和典型成效。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會長王戰軍,黑龍江省教育廳副廳長程爽出席會議,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北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來自全國132所高校研究生培養專家參加會議,在交流互鑒中碰撞思維火花,探索卓越研究生培養新動能。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趙玉新出席會議。
王戰軍發表致辭。他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論述為研究生教育發展指明方向。自2020年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以來,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推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在卓越研究生培養上再譜新篇。他對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面對科技快速發展和產業持續升級,強化分類培養理念,走出與社會需求最為契合的培養路徑。二是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拔尖人才自主培養。三是將前沿科技、新興領域不斷融入到課程體系中,建設一流的研究生課程體系,提升研究生課程育人實效。注重跨學科課程設置,與大院大所開展課程共建,與國際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合作,以強化研究生綜合素質和跨界能力、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并拓寬國際視野,為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做出貢獻。
程爽發表致辭。她表示,近年來,黑龍江通過實施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工程,積極推動龍江高校在研究生課程思政、精品課程建設和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方面進行探索和建設。她圍繞研究生課程建設與培養模式改革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以創新思維推進課程建設。要基于研究生培養目標定位和學科發展方向,重點建設開發核心課程、特色課程,要強化研究生課程的前沿性和創新性。二是匯聚資源構建協同育人機制。要發揮高校的學科、人才和科研優勢,廣泛匯聚資源,建立產學研用有機融合育人模式和長效合作機制。三是加快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創新。要深入落實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分類發展,加快推動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探索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新模式。四是加快人工智能與研究生教育互促融合。要緊跟教育部數字化教育改革倡議,充分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加快研究生教育理念內涵、體制機制、治理方法等改革創新。
趙玉新發表致辭。他簡要介紹了學校的歷史發展、辦學特色。他強調,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哈爾濱工程大學發表的重要講話為學校辦學治校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學校進一步扎實推進卓越研究生培養體系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他從三個方面介紹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工作。
一是大力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總書記來校視察重要講話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從國防特色、科技范式、人文底蘊三個層面將學校特色與思政課建設深度融合。二是堅持“率先實現國防頂尖緊缺人才自主培養模式全新突破”目標,依托船海領域學科優勢,通過科教融合、產教融合等三個方面,著力打造校企共建課程、前沿交叉課程、國際共建課程等全方位課程育人體系。三是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科研能力素質養成,重構教學內容,完善考核評價方式,全面深化教學模式改革。他還以龍江工程師學院為例介紹了學校不斷深入探索研究生分類培養機制改革的成效成果。
隨后,東北林業大學副校長李明澤以《以教育數字化驅動研究生課程建設創新發展》為題,趙玉新以《強戰略,立新功——全面推進卓越研究生自主培養》為題,清華大學在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帥國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教學變革》為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馬永紅以《AI賦能研究生教育:趨勢、挑戰與思考》為題,東北大學副校長王興偉以《學科深度交叉融合,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為題,分別作大會主題報告。
下午,研究生課程建設與培養模式改革研討會之平行會議分別召開,三個平行會議分別以“AI賦能研究生教育探索”“研究生分類培養與培養模式改革”“研究生課程建設”為主題,與會專家圍繞會議主題進行深入討論,為研究生課程建設與培養模式改革貢獻智慧與力量。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
上一篇: “華為杯”第六屆中國研究生人工智能創新大賽哈爾濱工程大學校內選拔賽舉行
下一篇: 暫無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