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經濟學院成立于2011年,其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的工業外貿專業方向,90年代初期趙賀春教授研究中國工業經濟效益問題在國內產生較大影響。1993年開始招收貿易經濟本科專業(1999年該專業更名為經濟學專業);1996年以后,國際經濟與貿易與財政學等本科專業相繼招生;1999年獲批產業經濟學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2006年獲批區域經濟學和數量經濟學2個二級碩士授權點;2010年獲批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2014年獲批金融碩士(MF)專業學位授權點;2018年獲批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
學院依托工科大學背景,秉承“厚德博學、經世濟人”的院訓,致力于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家國情懷、創新思維、卓越品質”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為目標,堅守“經工結合、經管滲透”的人才培養特色,努力建成區域內引領經濟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國際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
經濟學院擁有一支政治素質高、創新意識強、發展后勁足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87人,其中專任教師70人。主要來源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名校,另有5人獲得海外博士學位,18位教師具有6個月以上海外訪學經歷。專任教師中教育部經濟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安徽省教學名師1人,安徽省教壇新秀5人;教授12人,副教授31人,教育部“海外名師”獲得者1人,黃山學者特聘教授(非全職)3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38人。
學院擁有5000平米的現代化教學辦公場所,下設經濟學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金融工程系、經濟與貿易系(宣城校區),建有國際教育中心(IEC)、實驗教學中心、金融專碩(MF)教育中心、學術交流中心等4個教輔中心,建有安徽省單體最大的金融模擬實驗室,以及國際貿易實訓室與經濟綜合實驗室。招收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金融工程4個本科專業。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招收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區域經濟學、金融學、數量經濟學、統計學等6個二級方向碩士生;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招收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與人口、資源與環境4個二級方向碩士生;另招收金融專業學位(MF)碩士生。目前在校本科生人數1751人,外國留學生 19人,碩士研究生210人。
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中外合作辦學)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金融工程專業獲批“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項目”;擁有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示范項目與省級智慧課堂試點項目各1個;擁有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與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各1個。近3年來,舉辦或參加各類學科競賽與創新創業大賽成績喜人,其中國家級獲獎10余項,省級一等獎近30項。
學院擁有一個安徽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工業信息與經濟研究中心)、共建一個省級工程中心(安徽省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有一個校級科研機構(工業信息研究院,與新華社安徽分社與安徽省科技廳共建),下設數量經濟、國際經濟與貿易、產業經濟、金融、區域經濟等5個研究所。近3年來共獲批各類國家級基金項目30余項,其中2018年吳華清教授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實現了我院在該項目上零的突破。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中國工業經濟》、《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等國內著名期刊以及《China Economic Review》、《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等SSCI/SCI檢索期刊發表各類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30余部,獲省級教學與科研成果獎10余項。
學院高度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克拉克大學的本科生聯培項目是合肥工業大學唯一經教育部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波蘭華沙大學的金融工程專業“2+2”本科聯培項目以及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2+1”的研究生聯培項目即將招生;近3年來分別舉辦了“數據包絡分析(DEA)2017國際學術會議”、“中國留美經濟學會(CES)2018中國年會”等大型國際學術會議;此外,學院還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以及臺灣地區等10余所高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與科研合作。
多年來,學院堅持以“高水平、國際化、特色鮮明的研究型學院”為建設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堅持以高水平的科學研究促進高水平的人才培養,大力推進學院內涵式發展,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2018年11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