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深入推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著力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構建長效機制,匯聚創新創業教育合力。成立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處,組建長江國際創客學院,指導各學院成立創新創業委員會,培育創新創業教育骨干隊伍,形成學校整體規劃、職能部門協調配合、學院抓緊抓實、師生共創共贏的工作格局。制定《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規劃》《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燎原計劃》等,全面落實人、財、物及空間場地等資源保障,將創新創業經費納入學校年度預算,積極拓展政府、企業、社會等渠道,籌集創新創業扶持配套資金近1000萬元。依托學校野外教學實習基地、國家級工程實踐教學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校外實習站和產學研基地、校企合作就業創業基地等平臺,構建覆蓋各專業的實習實踐教學體系,著力提升全校學生參與專業實踐活動比率。近年來,學校獲評教育部“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示范基地”、科技部“眾創空間”、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等。
強化培養培訓,優化創新創業指導服務。開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導論》《科技金融與創新創業》《知識產權與創新創業》等創新創業必修課,在線開設《創新創業學》《創踐—學生創新創業實務》等慕課課程,以及技術研發、專利申請轉化等創業類公共選修課程。增設創新創業學分,建立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實行創新實驗、論文發表、獲得專利、自主創業等學分折算機制,將參與課題研究、項目實驗等活動認定為課堂學習。制定《本科生創新創業學分認定暫行辦法》《大學生因創業休學管理辦法》等制度,設立創新創業基金,對學生自主創業項目進行專項扶持,并通過“CEO計劃”資助學生創新創業,并將學生創新創業成果納入評先評優、研究生推免等考察范圍。組建由學校教師和企業負責人、成功創業者等聯合組成的“導師群”,聘請200多名創業導師持續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專業指導服務。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師資培訓,支持教師參加國家創業教育師資、創業咨詢師等專項培訓,已累計培訓200余人次。出版《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藍皮書—英才成長之路》創新創業案例庫,展現青年學子創業先鋒的典型故事。舉辦“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月”活動,表彰最受學生歡迎的創新創業課程、優秀創新創業導師,評選“創業先鋒”暨“創業之星”獎學金獲得者,積極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濃厚氛圍。
借助多方資源,搭建創新創業成長平臺。聯合35所高校、企事業單位,發起成立“地質+”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聯盟,組織“地質+”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成立中國地質大學杭州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學生創新創業實習實訓基地、雙創實踐育人基地、學生“地質+”創業孵化基地,共建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學基地等。構建“四級鏈接”創新創業實訓基地,建成涵蓋“開放實驗室-特色創業園-企業孵化器-企業加速器”的支撐平臺。與武漢市洪山區共建寶谷創新創業中心,建筑總面積達20000平方米,作為學校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和科教融合基地,為師生創業團隊和初創企業提供孵化空間,吸引一批高新技術企業、行業企業簽約入駐。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
上一篇: 暫無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