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研究生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適應性教育,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力學與工程學院和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開設了面向兩個單位所有2020級研究生(含碩、博)的研究生新生引導課《大國動力》。在兩個單位共同努力下,課程從2020年9月開始,2021年1月結課,順利完成首輪開課。
該課程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課程團隊從研一(博一)學生存在的不適應研究生學習方式、對研究生專業了解不深、志向目標不明確等問題導向出發,設計了“文化動力”、“科學動力”、“個體動力”三個方面教學內容,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和學術道德規范、職業生涯規劃理論融入課程,致力于引導研究生新生對研究生學業、科研事業有初步全面性的了解,順利完成學習層次的轉變,順利開始研究生(碩、博)一年級專業學習,立志成為助推大國發展的強勁動力和時代新人。
學期開始后,按照既定的教學大綱,力學與牽引的各位老師分工協作,順利完成本學期授課。力學學院安排了4個班授課,其中研究生3個班、博士生1個班,由學院黨委副書記孔祥彬老師擔任課程負責人,闞前華教授、劉金鈴教授、張旭教授、苗鴻臣副教授擔任班主任,研究生輔導員張英蓉、劉科宏負責課程組織等具體工作。
在“文化動力”版塊,學院黨委書記栗民講述了“雙嚴”傳統對復興交大的重要意義,黨委副書記孔祥彬對傳統美德與君子人格養成進行了深刻剖析,蔡力勛教授將我校力學學科發展的前世今生一一道來,向同學們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力學星空中無數科學家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在“科學動力”版塊,康國政院長授課語重心長地強調了研究生科研時期必守的學術道德與規范,同學們還聆聽了上海大學張統一院士以及學院劉金鈴、張旭、苗鴻臣等老師帶來的科技講座,充分接觸力學學科發展前沿。學院還組織新生們參觀了應用力學與結構安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和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
在“個體動力”板塊,孔祥彬老師帶領同學們進行了自我認知與學業規劃;闞前華、劉金玲、張旭、苗鴻臣四位班主任以自身成長經歷現身說法,傳授了許多讀研讀博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和實用經驗;竢實揚華獎章獲得者陸曉翀以及羅茜、何廣偉、雙思垚、上官志浩、王麗等優秀學長學姐的榜樣力量也激發了同學們求學之心;四川省輔導員年度人物張異老師以及張英蓉老師還為同學們講述了如何處理好校園人際關系。
本課程期末考核采取結課演講方式進行,孔祥彬、闞前華、劉金鈴、張旭、苗鴻臣、張英蓉、劉科宏等老師分別出席了各班結課演講,所有老師和同學都擔任了結課評委進行評分。
結課式后,課程組以問卷方式請學生進行了匿名課程評價,好評率達94%。有同學說:“大國動力課對剛到校園的小白是非常必須的,它把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加深,向新生展示了交大的情懷,是一個初心非常不錯的課程。” 亦有同學談到:“經過一個學期的時間,完成了對大國動力這門課的學習,我認為這門課是非常有開設的必要的,它既教會了我們如何提高自我,以及人際交往,還教會了我們學術規范,如何撰寫好的論文,這些對我們后期的學習與生活包括工作都是受益匪淺的,非常感謝各位力學學院的老師的傾情演講與教學,希望大國動力越辦越好!”同學們也從加強師生互動、加強研討環節、增加經驗分享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課程完善的具體建議。
作者:劉科宏、孔祥彬
來源:力學與工程學院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
上一篇: 考在職碩士身體健康是學習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