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和深化發展型資助育人工作,切實提升學校研究生資助育人成效,為全面提高學校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質量、助推學校“雙一流”建設提供堅實保障,研究生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啟動研究生國際青年勝任力“揚帆”計劃,聯合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全額資助獲得國家獎學金、優秀研究生一等獎學金的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赴韓國開展“揚帆”計劃之2024年暑期韓國漢陽大學訪學項目研學營,引導同學們提升跨文化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涵養綜合素質,為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青年人才而努力奮進。
作為韓國工科領域的佼佼者,漢陽大學以其卓越的科研實力和創新能力聞名于世。7月14日至7月21日,西南大學韓國漢陽大學研究生訪學團赴韓國開展暑期訪學活動,本次訪學活動由研工部思政辦鄧媛、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戴璐帶隊指導,來自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生物學研究中心、心理學部、教育學部、生命科學學院等15個學院的22名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參與訪學,在課程學習、文化體驗、互動研討中深入探索與交流,感受韓國現代文化與高等教育氛圍,拓寬視野,增長才干;同行共學,譜寫新篇!
初遇漢陽,研學啟航
7月14日下午,研學團順利抵達韓國仁川國際機場,正式開啟為期八天的跨國交流研學之旅。7月15日上午,漢陽大學為研學團的同學們精心準備了迎新儀式,向同學們詳細介紹了本次研學活動的日程安排、班級分配及分組信息。此外,還為同學們發放了漢陽大學編寫的韓語教材、制作的精美文創紀念品以及學生食堂的餐券等,以確保同學們在訪學期間能夠便捷地開展學習交流活動、自由地探索校園風光、沉浸式感受漢陽大學的學習生活氛圍。
隨后,助教老師帶領同學們參觀熟悉校園環境。同學們穿梭于各個學院、操場和功能場所之間,沉浸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中,現代化的校園設施、點綴其間的藝術裝飾,使同學們感受到漢陽大學的獨特魅力。這里不僅是一個追求卓越的高等學府,更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生活社區,為學生們的全面發展提供了理想的環境與保障。
語言之旅,創新之路
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與內涵,從學習他們的語言開始。7月15日至7月19日,同學們學習了基礎的韓語課程。為提高教學質量,讓同學們在短時間內有更大的收獲,同學們被隨機分為兩個班級開展小班制教學活動,分別由Kim Min Kyung(???)老師和An Yu Jin(???)老師授課。課程內容涵蓋了韓語的基礎元音、輔音以及日常用語,課堂氣氛生動活躍,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了韓語的基礎知識。從最初對韓語的陌生,到最后能夠用韓語自信自如地進行自我介紹與簡單日常對話,同學們的韓語水平在短短幾天內實現了飛速的提升。韓語課程的學習不僅激發了雙方師生的熱情互動與積極參與,還促進了中韓文化的深度交流。
7月18日下午,漢陽大學為同學們安排了一場關于創新創業知識的講座,由Bae Tae Jun(???)教授主講。講座伊始,Tae Jun Bae教授介紹了世界知名企業的創立歷程,并詳細闡述了漢陽大學在支持學生創新創業方面的優越條件。講座中,Bae Tae Jun教授提出了三個核心問題:企業家的技能是否可以通過訓練獲得?學習企業家技能的必要性?如何評估和挖掘創新點?Bae Tae Jun教授以漢陽大學的成功案例為例,總結了創業者們的共同經驗,通過剖析成功企業家的經驗和行為,引導學生們樹立企業家思維,發揚創新精神,并鼓勵學生們思考個人的人生方向、職業選擇及創業意愿。
文化無界,交流無限
漢江橫貫首爾的東西部,是韓國現代發展的重要見證者。7月16日,首爾正值梅雨時節,但突如其來的大雨無法熄滅同學們的熱情,同學們在雨中欣賞漢江兩岸的建筑,感受不一樣的漢江風光。同學們聚集在船頭,觀賞江景與江兩岸摩肩接踵的高樓廣廈,感受現代繁華的首爾背后的“漢江奇跡”。下船之后,同學們在江邊吹著微風品嘗“漢江拉面”。拉面因其快捷、便利的優點備受韓國年輕人喜愛,也是韓國年輕人崇尚快節奏生活方式的文化體現。辛辣的湯面與涼爽的江風相契合,同學們在漢江美景中感受韓國現代文化的別樣魅力。
韓國現代社會文化由朝鮮族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流行文化結合衍生而來。7月17日,同學們在漢陽大學學生們的帶領下走進青瓦臺,見證韓國權力的象征。青瓦臺古時曾為朝鮮國王的舊居,后在總統府搬往他址后向民眾開放。北岳山下、綠芝園前、青瓦白墻之中,同學們參觀了總統府邸的裝潢布置,感受簡潔的韓國傳統建筑風格。隨后,同學們前往景福宮探尋朝鮮王朝的歷史過往。景福宮融合了傳統中國宮殿建筑元素與韓國建筑技藝,古樸而堅固。在導游的講解下,朝鮮王朝的興衰更替浮現在大家眼前,同學們在參觀中領略傳統與現代的交融、自然與建筑的和諧共存,感受歷史的回聲在耳邊回響,體會那個時代下的“君子萬年,介爾景福”。
傳統飲食是一個國家文化、自然與歷史的濃縮。韓國自古以來禮儀食品種類繁多,講究食物背后的文化內涵。7月19日,同學們前往韓食文化空間與漢陽大學的學生們一起學習制作韓國傳統甜品——柿餅壇子。柿子在韓國寓意豐饒,柿餅壇子中的蜜芽糖寓意學生學業有成、考生金榜題名。在民間,柿餅壇子是作為家庭招待貴客時的食物,飽含著團圓與豐收的祝福。活動當天,同學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用心地將切碎的堅果與大棗、柚子蜜餞及糖稀混合均勻,填入空心的柿餅里,整個制作過程充滿了歡聲笑語。借助制作柿餅壇子,同學們不僅了解了韓國飲食文化和民俗習慣,還在互動中增進了與漢陽大學同學們的友誼。對同學們而言,這不僅是一種美食體驗,更是一種深入的文化交流。
心向往之,行必將至
7月20日,漢陽大學為同學們舉辦了“畢業典禮”,并精心準備了畢業禮物。在“畢業典禮”中,漢陽大學的老師們對同學們圓滿結束研學課程表示熱烈祝賀,并表示歡迎大家再次來到漢陽大學學習,還驚喜地為同學們剪輯制作了研學行程的記錄視頻并現場播放,隨后為每位同學頒發了證書。在發表感想環節,同學們積極表達了自己的學習感想與不舍之情,此次研學活動的帶隊老師鄧媛老師與戴璐老師也表示歡迎漢陽大學學子到西南大學進行學習交流,西南大學將會繼續加強與漢陽大學之間的交流聯動,推進校際交流、促進互學互鑒。最后,漢陽大學的老師同學們與西南大學研學團的老師同學們集體合影留念,本次研學之行圓滿結束。
同行共學,譜寫新篇
在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時代,每一份青春的熱血都蘊藏著改變世界的力量。此次研學之旅,從嘉陵江邊至漢江河畔,從“含弘光大、繼往開來”到“愛之實踐”,跨越的是國界的距離和學科的差異,一致的是躬身青春教育事業的信念與實踐。愿兩校友誼如同漢江與嘉陵江水,經歲月洗禮,綿延不絕、生生不息,愿兩校的互訪交流如星光璀璨,永遠照亮青年學子不斷探索、不斷超越的前行道路。西南大學研究生將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奮力“走在前列”,在深耕學術科研的同時,積極學習世界文化,錘煉科學的理性思維,提升人文素養,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勇于擁抱變革、敢于接受挑戰,更多參與到國際合作、人文交流中,以青春譜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
上一篇: 揚帆計劃系列報道之三|西南大學2024年意大利圣心大學夏校項目研學營圓滿結束
下一篇: 暫無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