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職聯考公共管理碩士備考習題(1)
來源: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15-08-03 14:05:45
1. 簡述P-途徑和B-途徑的異同。
答:二者的共同點:組織外部定向(即關心行政機構以外的東西),強調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視規范研究并關心改善管理績效,主張從經驗中學習尤其是偏愛案例分析方法。 二者的區別:P-途徑重新認識政策分析對于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學習實踐者的經驗,重視吸取經驗教訓并加以傳播,促進政治執行官與資深管理者的對話;而B- 途徑更強調以研究和理論取向,應用和融合不同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發展一種以公共管理與私人管理相比較較為基礎的綜合框架,注重戰略管理、關心過程問題,把焦點集中在職業化的公共管理者而非政治執行官身上。B-途徑強調將工商管理和經濟學的概念、理論和方法應用于公共部門管理的研究中,并仍然關注組織結構與過程。在如何看待公共組織與私人組織的關系問題上,P―途徑主張“公共組織與使人組織在所有不重要的方面是相同的”;而B-途徑強調這兩種組織及其管理的相似性,較少對兩者加以區別。B-途徑關心發展出經驗理論,主張在公共部門中引入私人部門的管理經驗和模式;把焦點集中在戰略和阿組織管理上。然而與P-途徑不同,B-途徑仍然地以過程取向,因此,傳統行政學中關于組織設計、人事管理、預算一類的主題也是B-途徑的學者感性趣的。
2. 簡述如何完善溝通的剛性機制。
答:(1)理順公共組織各部門之間的職能關系。(2)盡可能地變部門間地溝通為部門內的溝通。部門內的溝通相對于部門之間的溝通有兩個優勢:一是溝通可以經常化,做到深入細致;二是溝通的渠道所見了,減少了不必要的公共組織溝通的失真。可采取的措施時依據職能要求確定行政管理的幅度;(3)使經常項目的溝通制度化。
3. 簡述行政學在西方興起的歷史原因。
答:(1)“行政國家”的出現;(2)“文官制度”改革運動的發展;(3)多種學科的形成和發展;(4)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發展。
4.簡述績效預算的主要內容。
答: (1)公布績效報告,系統地向公眾發布有關政府服務的信息;(2)明確績效目標,目的是要影響政府活動;(3)將績效報告提交審計師審核;(4)預算機構與支出管理機構或某個機構與其管理者之間訂立績效合同,詳細規定機構在可使用資源的條件下應取得的績效;(5)編制績效預算,一方面列出支出,另一方面列出此投入相應的預期績效,績效預算體現了績效合同的內容。
5. 簡述目標管理的主要特征 。
答:目標是一定時期內期待于每個部門,需要每個人的努力才能完成的工作結果。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簡稱 MBO)是通過參與式的目標設置,實施和評價等活動來管理組織的一種方法。目標管理有三大特征:(1)面向成果的管理。必須用目標來統一員工的意志和工作,讓每個部門、每個員工都將注意力轉向組織的長期目標,并為此做出自己的貢獻;(2)分權與自我控制的管理。目標管理強調人們應該也能夠做出自己的貢獻,因此必須賦予每個部門、每個管理人員獨特的任務和職責,為與那些集權的、強調上級監督、控制的管理相比,目標管理是一種分權與自我控制式的管理; (3)參與式管理。目標管理是一種民主參與式管理,它要求上級部門充分發揮下級的能動作用,積極參與到各項管理決策中來。
上一篇: 2015在職聯考英語習題及答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