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正式發布!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發布時間:2025-01-21 13:42:17
12月21日,中國教育在線正式發布《2025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有哪些亮點內容?今年研考有哪些新變化?高校研究生招生有哪些新趨勢?
一、前言
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388萬,較2024年的438萬報名人數減少50萬,較2023年的474萬減少86萬人,這也是近10年來考研報名人數連續兩年下降。
在2014年和2015年考研報名人數也曾在連續增長6年后,出現了連續兩次下降。本次連續兩年下降和上一輪的略微下降不同,最近2年下降人數與幅度均比較顯著。未來考研人數可能還會出現反彈增長,但幅度不會太大,意味著一個階段的“考研熱”降溫。
“考研熱”降溫,是多方面綜合因素影響的結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考研難度增加,盲從水分被擠出。第二是考生更加理性看待研究生學歷對就業的影響。第三是學碩縮減、專碩擴增,專碩學費相對較高,且近年來高校紛紛延長學制,讀研成本增加,讓考研吸引力下降。第四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嚴格管控也讓一些學生知難而退。
考研熱“降溫”,并不會影響高校研究生招生質量,反而更有助于篩選真心熱愛科學研究的學生,提高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
全國考研報名人數下降,而全國碩士研究生統考計劃繼續保持穩中有增。從計劃類型上看,專碩的招生比例不斷擴大,已經成為碩士研究生招生的主力,并且近九成院校專碩計劃占比超60%。從學科門類看,理工農醫類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占統考計劃的比例接近六成,并也呈現出學碩縮減,專碩擴增的趨勢。
近年來學位授權點也呈現出顯著的擴張態勢。從今年各校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看,2025年全國在招的碩士點相較2024年擴增了1657個,其中工學、經濟學、交叉學科等學科門類在招碩士點增量最多。
隨著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研究生招生總人數從2010年的53.8萬增長至2023年的130.17萬。十年間,研究生招生總人數增長一倍多。就碩士研究生總體報名與錄取比例而言,基本保持了相對平穩,大約在30%左右。
伴隨研究生招生總量增長,推免生招生規模也呈擴大趨勢。但從各校歷年推免生占總招生計劃的比例來看,基本保持平穩。
研究生教育關系國家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人才自主培養能力與質量的關鍵。2020年7月,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提級召開,對于基于國內內循環為主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進行了總體設計與定位,穩定碩士規模,擴張博士規模。博士擴招是高等教育之需,也是國家戰略之需。
今年10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快推動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持續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作出系統部署。《意見》指出,要提升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占比。
2023年12月教育部發布《關于深入推進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大幅增加博士專業研究生招生數量。可以預見專業學位博士將進入快速增長階段。
二、碩士研究生報名情況
2.1 報名人數連續兩年下降 “考研熱”降溫
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為388萬,較2024年的438萬報名人數減少50萬,較2023年減少86萬人,這也是10年來考研報名人數第二年連續下降。
自2000年以來,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有三次出現下降的情況,第一次是在2008年,當年報名人數較上年下降6.4%;第二次是在2014年至2015年,報名人數分別較上年下降2.27%和4.13%;第三次是在2024年至2025年,報名人數分別較上年下降7.59%和11.42%。
從歷年報名數據看,本輪連續兩年下降在報名人數和降幅上均超以往。未來考研人數或許還會出現反彈增長,但類似2018年至2022年這一階段年均增長18%的情況或將不會再現,意味著一個階段的“考研熱”降溫。
數據來源:教育部網站
2.2 部分省份考研報名人數下降
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開始出現增長乏力,2024年隨之大幅下降,2025年則進一步下降。與此同時,部分省份同樣進入連續下跌趨勢。
2025年江西省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人數為12.43萬人,較上一年減少1.74萬人,較2023年最高時期減少了2.55萬人。
數據來源:江西省教育考試院
2025年浙江省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共13.86萬考生報名,較上一年下降1.64萬人,較2023年下降3.54萬人。
數據來源:浙江省教育考試院
2025年安徽省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共18.83萬考生報名,較上一年下降2.34萬人,較2023年下降4.38萬人。
數據來源: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福建省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共有8.2萬人報考,報名人數較上一年下降1.1萬人,較2023年下降2.26萬人。
數據來源:福建省教育考試院
黑龍江省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共有9.54萬人報名,報名人數較上一年下降1.56萬人,較2023年下降2.96萬人。
數據來源:黑龍江省招生考試院
天津市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共有6.7萬人報名,報名人數較上一年下降1萬余人, 并且呈連續三年下降。
數據來源: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
2.3 部分高??佳袌竺藬党蔬B續下降趨勢
近兩年很多“雙非”高校因“逆向考研”報名人數逆勢而漲,今年也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根據沈陽藥科大學公布的今年考研報名情況統計,截止2024年10月23日共有3196人報考,與去年同期報考人數相比減少1400多人,降幅約31%。
數據來源:沈陽藥科大學網站
根據西安財經大學公布的今年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統計,截至10月28日正式報名結束,今年共有4691名考生報考,與去年相比減少1545人,降幅為25%。
數據來源:西安財經大學網站
此外,不少高??佳袌竺藬祫t出現連續下滑。根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布的今年報考人數統計,截止2024年10月23日共計12714人報考,相比去年同期報考人數減少982人,降幅7%,這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考研報名人數連續第三年下降。
數據來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網站
天津師范大學考研報名人數連續兩年下降,2025年共有11064人報考,較去年減少了967人,降幅8%,相比2023年減少1974人,降幅21%。
數據來源:天津師范大學網站
江西師范大學近年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也呈現出連續下降的趨勢。今年報考人數12806人,比去年減少了1325人,降幅9%,相比2023年減少2796人,降幅18%。
數據來源:江西師范大學網站
華僑大學考研報名人數同樣呈現連續兩年下降,2025年考研共有4354人報考,較去年減少了969人,降幅 18%,相比2023年減少1835人,降幅29 %。
數據來源:華僑大學網站
上海師范大學2025年考研共有9954人報考,較去年的11350人減少了1396人,降幅12%。
數據來源:上海師范大學網站
2.4 考研報名人數下降原因分析
考研報名人數下降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總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原因。
一是考研越來越難,盲從水分被擠出。雖然研究生招生規模在擴大,但報考人數增加的幅度遠超錄取規模的上漲幅度,因此從2022年起碩士研究生整體錄取率較往年有所下降。這種改變也迫使考生做出更加務實的選擇。
根據今年中國教育在線開展的大學生考研問卷調查顯示。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在親人朋友鼓勵、建議和要求下考研的,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受到了周圍同學影響而考研的。這兩種情況下考研的學生占比為38%。
數據來源:中國教育在線問卷調查
二是考生更加理性看待研究生學歷對就業的影響。伴隨研究生規模的增長,研究生的稀缺性已經完全改變,研究生畢業同樣要面對就業難題。時間和精力的投入與就業期望值存在較大差距,也是考研人數下降的原因。
根據今年中國教育在線開展的大學生考研問卷調查顯示。有78%的學生認為,研究生學歷在求職時具有明顯優勢。不過也有14%的學生認為與本科生區別不大以及優勢不如本科生。
數據來源:中國教育在線問卷調查
三是研究生招生結構變化,學碩縮減、專碩擴增。與學碩不同,專碩學費一般較高,且多數沒有國家補貼。同時,根據培養要求,專碩學制也紛紛延長至3年??佳械某杀驹黾?,投入產出比降低,考研吸引力下降。
四是研究生培養質量控制日趨嚴格。研究生階段人才培養方式、目標與本科階段不同。其學習方式、培養要求并不適合一些學生,尤其伴隨對研究生質量控制要求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研究生出現了延期畢業現象。延期畢業以及無法完成研究生學業的個案所起的示范效應,也導致一些學生知難而退。
總之,考研熱“降溫”,并不會影響高校研究生招生質量,反而更有助于篩選真心熱愛科學研究的學生,提高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
三、碩士研究生統考招生計劃情況
3.1 2025年研究生統考招生計劃總體情況
3.1.1 碩士研究生統考招生計劃逐年增加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逐年擴大,根據統計,2025年全國高校(不含科研院所及黨校,下同)碩士研究生統考計劃(不含推免及單獨考試,下同)招生總人數87.22萬人,較上年增加1.3萬人。
數據來源:根據研招網公布高校統考招生計劃統計(不含科研院所及黨校)
3.1.2 碩士研究生統考計劃增幅放緩
雖然碩士研究生統考招生計劃呈現逐年增加趨勢,但是今年招生計劃漲幅較往年有所下降。2025年碩士研究生統考計劃增長率為1.5%,相較此前兩年,增幅有所放緩。
數據來源:根據研招網公布高校統考招生計劃統計(不含科研院所及黨校)
3.1.3 專碩統考招生計劃占比接近七成
2020年9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支持學位授予單位優化人才培養結構,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增量主要用于專業學位,可將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調整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
根據2025年碩士研究生統考招生計劃統計,在今年87.2萬招生計劃中,學碩計劃招生27萬人,專碩計劃招生60.2萬人,專碩招生計劃占比為68.99%,超過總招生計劃人數的三分之二,并遠超學碩。
數據來源:根據研招網公布高校統考招生計劃統計(不含科研院所及黨校)
從專碩與學碩統考招生計劃增幅看,2025年專碩招生計劃人數較上年增長1.9萬人,增幅為3.3%。而與之相反,學碩的招生計劃人數出現回落,2025年招生計劃人數較2024年減少0.6萬人,降幅為2.22%。
另外,專碩的招生計劃占比也呈現擴大趨勢,2024年專碩招生計劃占總計劃的67.8%,2025年提高了1.19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根據研招網公布高校統考招生計劃統計(不含科研院所及黨校)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高質量增長的新時代,職業分類越來越細,研究生在各行各業就業的比例逐年升高,專業能力強、實踐能力突出的應用型人才適合社會現實的需要,擴招偏重應用型專碩是順時之策,專業碩士研究生擴招成為主流趨勢。
3.1.4 近九成院校專碩計劃占比超60%
根據《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將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近年來,各高校學碩縮招或停招十分普遍,許多專業都減少了統考學碩的數量,甚至只接受推免方式或直博招生。與此同時,專碩的招生比例不斷擴大,已經成為碩士研究生招生的主力。
通過對今年677所高校(不含科研院所及黨校)碩士研究生統考計劃(不含推免及單獨考試)統計,只招收專碩的院校占比為12.7%,統考專碩計劃占比在60%以上的院校占比為87.4%,較去年提高了9個百分點。而統考專碩計劃占比在50%以下的院校占比僅為3.25%,較去年進一步下降。
數據來源:根據研招網公布高校統考招生計劃統計(不含科研院所及黨校)
3.2 理工農醫類碩士統考招生計劃占比近六成
3.2.1 工學門類統考招生計劃占比最多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教育緊密服務“四個面向”戰略部署,持續完善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重點學科領域不斷加強。
在2025年各學科門類統考招生計劃中,工學以31.3萬的總計劃數遠超其他學科,占總統考計劃人數的35.9%。此外,招生人數較多的門類還有管理學,計劃招生13.9萬人,占總計劃人數的16%;醫學計劃招生9.9萬人,占總計劃人數的11.3%;教育學計劃招生6萬人,占總計劃人數的6.9%。
數據來源:根據研招網公布高校統考招生計劃統計(不含科研院所及黨校)
理工農醫類統考招生計劃共51.4萬人,占總計劃人數的58.87%,接近六成。
數據來源:根據研招網公布高校統考招生計劃統計(不含科研院所及黨校)
從近兩年各學科門類統考招生計劃變化情況看,2025年有10個學科門類招生計劃較2024年有所增加,其中招生計劃增加較多的學科門類有工學、交叉學科、經濟學和教育學。
數據來源:根據研招網公布高校統考招生計劃統計(不含科研院所及黨校)
3.2.2 2025年統考計劃專碩擴增、學碩縮減
近年來我國碩士研究生增量主要集中在專業碩士學位,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為重點,培養應用型高層次人才。按照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的意見》,專碩招生規模到“十四五”末(2025年)要擴大到占碩士研究生總招生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繼續呈擴招趨勢。總體來看,今年統考計劃招生總人數較2024年增長1.3萬人,其中專碩增長1.9萬人,學碩減少0.6萬人。具體到14個學科門類,2025年依舊呈現出學碩縮減、專碩擴增的趨勢。
2025年在14個學科門類中有11個學科門類學碩統考招生計劃同比減少。其中工學學科門類下招生計劃減少了1883人,此外減少較多的還有藝術學,較上年減少了1433多人,農學和管理學較上年分別減少了1383人和1048人。
數據來源:根據研招網公布高校統考招生計劃統計(不含科研院所及黨校)
與此同時,12個學科門類統考專碩招生計劃較上年有所增加,其中工學增量最大,其專碩招生計劃較上年增加了1.24萬人。 其次是經濟學,專碩招生計劃較上年增加了2257人,教育學和管理學專碩招生計劃增量也超過千人,分別為1997人和1203人。
數據來源:根據研招網公布高校統考招生計劃統計(不含科研院所及黨校)
從2025年各學科門類統考專碩招生計劃占比看,除了理學、哲學、歷史學和交叉學科,其余學科門類專碩招生計劃占比普遍較高。其中,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專碩招生計劃占比均在85%以上;經濟學、農學、工學專碩招生計劃占比均在72%以上;醫學和軍事學專碩招生計劃占比在60%以上;文學和法學專碩招生計劃占比在50%以上。
數據來源:根據研招網公布高校統考招生計劃統計(不含科研院所及黨校)
3.2.3 2025年統考招生計劃人數最多的專業前10
從各專業統考招生計劃情況看,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統考計劃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電子信息專業招生計劃總量位列前三。其中工商管理專業招生計劃總量最多,超過5.3萬人。其次是公共管理專業,招生計劃總量超過2.7萬人。電子信息專業排名第三,招生計劃總量超過2.1萬人。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專業均面向有實踐經驗的在職人員招生,根據統計數據,這兩個專業招生計劃居前列,在職人員通過讀研進修已成為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報考人數可觀。在全日制專業中,電子信息專業居招生計劃總量的首位,電子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吸引了數以萬計的人才,也助推相關專業招生的火爆。
此外,招生計劃較多的專業還有:材料與化工、會計、機械、計算機技術、生物與醫藥、設計、材料工程等。
數據來源:根據研招網公布高校統考招生計劃統計(不含科研院所及黨校)
3.2.4 2025年統考招生計劃人數最多的專業前10
伴隨著招生總量增長,各專業招生計劃進一步擴大。從招生計劃增量來看,數字經濟、材料與化工、生物與醫藥專業比起2024年招生計劃增量最大,數字經濟專業招生計劃增量超1800人,材料與化工專業招生計劃增量超1700人,生物與醫藥專業招生計劃增量超1600人。其他招生人數增量較大的專業還有人工智能、公共管理、資源與環境、智能科學與技術、醫學技術、應用統計、法律(法學)等。
數據來源:根據研招網公布高校統考招生計劃統計(不含科研院所及黨校)
3.2.5 2025年在招碩士點擴增明顯
學位授權點動態調整是高校加強學位點建設,優化學位點結構布局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學位授權點上呈現出顯著的擴張態勢。根據統計,2025年全國在招的碩士點相較2024年擴增了1657個。
就各學科門類來看,2025年工學、經濟學、交叉學科等學科門類在招碩士點增量最多,其中工學增加398個,經濟學增加219個,交叉學科增加196個。
數據來源:根據研招網公布高校統考招生計劃統計(不含科研院所及黨校)
3.3 推免招生占比基本穩定
3.3.1 推免生招生規模擴大
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選拔拔尖創新人才、擴大研究生招生單位招生自主權、完善研究生招生多元錄取機制、提高研究生招生質量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和激勵在校本科生勤奮學習、勇于創新、全面發展的有效機制。
近年來,隨著推免制度的日益完善,伴隨研究生招生總量增長,推免生招生規模呈擴大趨勢。根據整理的今年部分重點大學推免招生計劃顯示,在統計的14所大學中,僅有一所大學推免計劃較上年下降,多數高校推免計劃有所增加或與上年持平。
數據來源:各學校官網
但從推免生占總體招生計劃的比例來看,基本保持平穩,各高校招收推免生數量均未超過本校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50%。部分高校由于今年總招生計劃增加而推免計劃與上年持平,推免生占比較上年有所下降。如東南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推免生占比均較往年下降了1個百分點左右。
數據來源:各學校官網
與重點大學不同的是,“雙非”高校推免生占比整體較低,不少高校2025年接收推免生不足百人,甚至十幾人,其占學校研究生總招生計劃的比例僅為2%-3%,部分高校甚至更低。
數據來源:各學校官網
3.3.2 高校專業間推免生占比差異較大
除了不同層次高校間推免生占比差異較大,在同一所高校內,不同專業推免招生占比也存在較大差異,部分專業推免生計劃占比較大,甚至一些專業只針對推免生,不再招收統考生。
在深圳大學公布的2025年全日制學術學位招生專業中,12個專業僅接收推免生,占全日制學碩專業數量的18%。
數據來源:深圳大學網站
北京師范大學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中,部分專業擬招收推免人數占比超過60%,其中基礎數學(070101)、計算數學(070102)、概率論與數理統計(070103)等專業擬接收推免生占比達到80%及以上。
數據來源:北京師范大學網站
西南大學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中,部分學院擬招收推免人數占比超過40%,而部分學院則不到20%,有些學院甚至在10%以下。
數據來源:西南大學網站
?四、2024年研究生招生錄取情況
4.1 研招規模擴大、增幅放緩
4.1.1 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研究生招生總人數從2010年的53.8萬增長至2023年的130.17萬。十年間,研究生招生總人數增長一倍多。
2023年全國研究生招生130.17萬人,比上年增加5.92萬人,增長4.76%;其中,碩士生114.84萬人,博士生15.33萬人,碩士研究生占總人數的比例為88%。從歷年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占比情況看,均維持在88%左右的水平。
數據來源:教育部網站
4.1.2 碩士研究生招生增幅放緩
從歷年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漲幅情況看,大多數年份漲幅維持在3%-6%的區間。2017年非全日制納入統考,當年招生數量大幅增加,漲幅達到了22%。2020年為應對疫情影響,當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了18萬,漲幅同樣達到22%。2021年至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增幅放緩,并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數據來源:教育部網站
4.1.3 碩士研究生錄取率穩中有降
從歷年碩士研究生錄取率情況看,基本保持相對平穩,每年平均在30%左右。2022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首次突破400萬達到457萬,隨后2023年達到474萬,創下歷史新高。由于報考人數增加幅度遠超過錄取規模的上漲幅度,因此碩士研究生錄取率與往年相比有所下降。2022年到2023年碩士研究生整體錄取率下降到24%的水平,較2017年高點時期,下降超過11個百分點,較2020年下降近5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教育部網站
4.1.4 北京、江蘇、上海研究生招生人數全國前三
從各省份研究生招生人數占比看,2022年北京市研究生招生人數達15.8萬人,占全國研究生招生總人數的12.73%,全國排名第一;江蘇省研究生招生人數共計8.9萬人,占全國研究生招生總人數的8.01%,全國排名第二。全國排名靠前的還有上海、湖北、廣東、陜西等四省份,研究生招生人數占全國的占比均在5%以上。
數據來源:教育部網站
4.1.5 工學、管理學、醫學、理學研究生招生占比近七成
分學科門類來看,2022年研究生招生人數主要集中在工學、管理學、醫學、理學等門類,這四大門類研究生招生人數占全國研究生招生總人數的69.57%,接近七成。其中工學研究生招生人數為45.38萬人,占全國研究生招生總人數的36.53%,占比最大;其次是管理學和醫學,招生人數分別為16萬和15萬,占比均在12%以上;理學研究生招生人數約為10萬人,占比8.05%。
數據來源:教育部網站
4.2 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情況
4.2.1 24考研調劑人數最多的學科門類
2024年研招政策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是調劑要求更具體、嚴格。二是給予高校自主權,允許跨專業調劑。
從2024年的調劑情況來看,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中,工學、醫學、管理學等三個學科調劑人數位列前三。其中工學調劑人數最多,超過10萬人。其次是醫學,調劑人數超過2.8萬人。管理學排名第三,調劑人數超過2.5萬人。調劑人數排名前五的學科依次還有理學和教育學。
數據來源:根據研招網各招生單位計劃余額信息統計
4.2.2 材料類專業調劑人數較多
從各專業的情況來看,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中,材料與化工、工商管理、材料工程專業調劑人數位列前三。其中材料與化工專業調劑人數最多,超過9500人。其次是工商管理專業,調劑人數超過9300人。材料工程專業排名第三,調劑人數超過5000人。在去年考研調劑人數最多的十大專業中,材料類相關專業占據三席。
數據來源:根據研招網各招生單位計劃余額信息統計
4.2.3 北京、江蘇、上海考研調劑人數位列全國前三
從各省份的情況來看,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中,北京、江蘇、上海等地調劑人數位列全國前三,而這三個省份也是招生計劃較多的省份。其中北京調劑人數最多,超過1.87萬人。其次是江蘇,調劑人數超過1.52萬人。上海緊隨其后,調劑人數超過1.51萬人。
數據來源:根據研招網各招生單位計劃余額信息統計
五、專業博士將進入快速增長階段
5.1 博士招生總體規模不斷擴大
在研究生結構調整上,碩士更多以專碩為主,強調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型人才則把重點更多放在了博士階段,并根據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能力與質量的要求,博士招生規模進入擴張時期。
在博士招生方面,2021年博士招生12.58萬人;2023年博士招生達到15.33萬人,三年增長32%。
數據來源:教育部網站
從歷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漲幅情況看,2017年開始,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數漲幅開始快速上漲,2018年博士研究生漲幅達到13.83%,為歷年最高,其后幾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漲幅均保持在10%左右。
數據來源:教育部網站
5.2 專業博士占比提高,整體比例仍較低
博士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的同時,專業學位博士招生人數也迎來增長。2015年我國專業學位博士招生人數為1925人,占博士總招生人數的比重僅為2.59%。2019年專業學位博士招生人數首次突破1萬人,占比提高到了9.88%。2022年專業學位博士招生繼續增長,人數達到2.46萬人,專業學位博士占比達到17.7%。
雖然近年專業學位博士招生規模持續擴大,但是其比例與學術學位博士相比,依然偏低。
數據來源:教育部網站
今年10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快推動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持續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作出系統部署?!兑庖姟分赋觯嵘┦繉I學位授權點占比。
2023年12月教育部發布《關于深入推進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大幅增加博士專業研究生招生數量??梢灶A見專業學位博士將進入快速增長階段。
5.3 新增專業學位博士點數量增勢明顯
今年9月,教育部網站發布《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下達2023年度審核增列的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名單的通知》(學位〔2024〕20號),根據該名單統計,此次共新增75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其中一級學科博士點426個,專業學位博士點327個。
數據來源:教育部網站
同2021年10月教育部發布的《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下達2020年審核增列的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名單的通知》(學位〔2021〕14號)對比,本次新增專業學位博士點數量增勢明顯。2020年新增專業學位博士點數量89個,本次達到327個,較上次增加了238個。
數據來源:教育部網站
5.4 新增博士點工學領域“熱度”最高
從2023年度新增博士學位授權點學科門類分布來看,新增一級學科博士點主要集中在工學門類,占新增一級學科博士點總量的42%。此外理學、法學、醫學、管理學、農學等學科門類新增數量也比較多。
數據來源:教育部網站
而新增專業學位博士點同樣以工學為主,其占新增專業學位博士點總量的比例達到53%。此外教育學、醫學和農學占比也比較大。
數據來源:教育部網站
從新增博士學位授權點具體學科來看,一級學科博士點主要集中在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公共管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等學科。
數據來源:教育部網站
專業學位博士點主要集中在材料與化工、電子信息、資源與環境、生物與醫藥、機械、土木水利、能源動力、教育、農業等類別。
數據來源:教育部網站
新增專業學位博士點的設置,反映出國家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趨勢和戰略布局。隨著博士授權點大幅增加,必定會迎來新一輪的博士生擴招,尤其是專業學位博士。
上一篇: 擴大研究生培養規模是為了延緩就業嗎?
下一篇: 暫無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