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經濟學與管理學學科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1912年就設立商科,1937年成立經濟系,王亞南、沈志遠、羅章龍、季陶達等著名學者曾先后在此執教。1977年恢復經濟學專業和經濟學系,1985年成立經濟管理學院。現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三個博士授權一級學科及博士后流動站,經濟學、工商管理、金融學三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有9個系、11個本科專業。擁有國家重點學科——政治經濟學,教育部國家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經濟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國家級科研平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院,科技部 教育部聯合批準的“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國家級教學平臺——應用經濟學與管理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有陜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陜西高校新型智庫(A類)陜西宏觀經濟與經濟增長質量協同創新研究中心、陜西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大學市場經濟與企業制度研究中心、陜西省高等學校協同創新中心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協同創新中心、陜西省宏觀經濟軟科學研究基地等省級科研平臺(智庫)以及由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西北大學共建共管的陜西省宏觀經濟研究院等省級智庫。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理論經濟學獲得并列第5名,進入前10%,位列A-檔。學院享有“經濟學家搖籃”的辦學美譽,改革開放以來,涌現出了魏杰、張維迎、鄒東濤、石磊等一批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劉世錦、王忠民、張軍擴等優秀高級黨政領導干部,馮侖、李華輪、路金波等優秀企業家,高帆、劉瑞明、鈔小靜等一批優秀青年學者。《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每日電訊》等多家新聞媒體對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成績作出過詳細報道,成為國家經濟學和管理學人才培養的重鎮。學院先后與美國、德國、英國、法國、荷蘭、瑞典、加拿大、波蘭、日本、韓國等國的10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互派訪問學者、合作研究以及聯合辦學等合作關系。
學院現有教職工179人,其中專任教師139人。師資隊伍中,教授44人,副教授68人,78%的教師在國外獲得學位或有進修學習經歷。擁有省部級以上人才或團隊稱號50人次。2018年學院獲得“陜西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