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設有金屬材料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冶金工程、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6個本科專業,擁有“材料與化工”和“資源應用地球化學”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學院現有教職工118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54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7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81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33人。擁有河北省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河北省教學名師1人,河北省杰出青年人才2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2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8人,河北省高校百名優秀創新人才1人,邯鄲市優秀專業技術人才3人。博士研究生導師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3人?,F有在校本科生1493人,碩士生33人。
學院現擁有復合材料工程系、金屬材料工程系、冶金工程系、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應用化學系、化學工程系六個教學系,另設有基礎化學教研室、化學化工實驗室和材料綜合實驗室。擁有2個省級科研平臺-河北省改性塑料技術創新中心和河北省稀土永磁材料與應用工程研究中心,擁有2個市級科研平臺-邯鄲市高溫流體流量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邯鄲市二氧化碳催化轉化重點實驗室。學院積極構建“個性培養、學用結合、校企合作、實境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突出服務周邊、服務社會、服務行業的辦學特色,努力培養“優品德、厚基礎、強實踐、善創新”的工程特色鮮明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學院始終高度重視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和注重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與工程實踐能力。近年來,先后承擔國家級、省市級教研、科研項目110余項。主編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1部,化工類專業教材5部。發表學術論文470余篇,被三大檢索收錄240余篇。同時,積極組織大學生參加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大賽、中國大學生材料熱處理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過程裝備實踐與創新大獎賽、“鋼研杯”微觀圖像競賽、河北省網絡模擬煉鋼大賽等創新實踐活動,近年來共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320余項。以“點面”結合模式,深化和拓展大學生科技活動,大學生科技創新取得了優異成績,《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邯鄲晚報》和《長城網》等媒體,分別對我院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和優秀學生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