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學院(原水利工程系)是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辦學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主干學院。伴隨著學校六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一個綜合實力較強,在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教學科研單位。
學院設有水利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有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土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水工結構工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水利工程、農業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水利工程、項目管理和農業工程專業學位授權點。設有水利水電工程系、農業水利工程系、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系、港口航道與治河工程系、工程管理系等5個系;有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利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價、水務工程等7個本科專業。
學院有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利工程等2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專業,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農業水利工程,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有水利水電工程,國家級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有農業水利工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有河南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有限公司;有工程管理、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等2個河南省特色專業建設點專業,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等2個河南省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省級實驗教學中心有水工程水文化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學院有省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名師1人學院有校級教學名師培育對象5人、卓越教學團隊2個,多次在全國水利學科青年教師講課競賽和學校青年教師講課大賽獲得優異成績。
學院設有水力學基礎實驗室和水利實驗中心,其中水力學實驗室為專業基礎教學實驗室,承擔全校23個專業的水力學及流體力學實驗教學任務;水利實驗中心為學院的專業科研實驗實訓中心,下設有水工結構實驗室、農業高效用水實驗室、水利水運及治河實驗室、水文水資源實驗室和工程管理實驗室等5個專業實驗室。1996年水工結構實驗室獲批為水利部重點實驗室;2009年水利實驗中心獲批河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12年農業高效用水實驗室獲批為河南省節水農業重點實驗室及河南省農業節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0年水利水運及治河實驗室被評為河南省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另外水利實驗中心分別獲批為鄭州市水沙災害防治重點實驗、鄭州市水利工程安全重點實驗室和鄭州市水工結構震動與安全重點實驗室。
學院擁有2個院士工作站,擁有水利工程設計、工程管理、水資源工程、水力學與河流動力學、城市水務工程、鋼結構與工程、水利工程BIM技術等12個研究所(中心)。學院建設有水資源高效利用與保障工程河南省協同中心,是河南省水資源管理與政策軟科學研究基地。學院目前在農業節水、水工結構工程、水資源高效利用、河庫泥沙調度管理、工程項目管理及工程建設監理等研究領域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優勢,是河南省農業節水和水資源管理領域最主要的研究基地,并與國際上水利工程高水平的研究機構建立了廣泛的聯系。學院圍繞國家需求和區域經濟建設,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及社會服務,解決了黃河中下游泥沙問題、南水北調中線大跨度輸水結構的技術攻關問題等重大技術難題,為中原地區區域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學院共獲批科研項目400余項,其中,省部級以上項目120余項,863課題7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15項,水利部公益性行業專項等課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近50項。近年來,累計發表論文1200余篇(SCI/EI收錄170余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6項;授權發明專利50余項。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主動拓展國際合作交流空間,先后有來自法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以色列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個代表團200余人次交流合作。
經過六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水利學院積淀了深厚的學術底蘊,形成了和諧的育人氛圍,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面向未來,我們將繼續開拓進取,不斷加強內涵建設,積極開展合作交流,持續提高辦學水平,為學校早日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為我國水利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