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園藝科學學院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2002年開設的園藝專業,相關專業先后依托于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2002.09——2007.05)、農業與食品科學學院(2007.06——2021.05),2021年5月,單獨組建園藝科學學院。面對新目標,開啟新征程,學院將秉承“求真、敬業”的校訓,發揚“堅韌不拔、不斷超越”的精神,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成果用到生產實踐中,培養具備生態文明意識、創新創業能力、綜合素質較高的專業復合型人才。
【師資隊伍】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47人,其中:專任教師37人,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42人;入選國家專項人才計劃1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1人、農業部“農業杰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1個,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及浙江省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等省級人才6人;榮獲浙江省教學名師,校首屆“紅虹獎”特等獎1人,兼職及客座教授2人。
【學科建設】學院重視學科建設。現有園藝學一級學科1個,下設蔬菜學、果樹學、觀賞園藝學等3個二級學科;園藝學為浙江省一流學科(B類)(2015年),浙江農林大學高原學科(2018年)。主要研究方向有:園藝作物逆境生理與設施園藝、園藝作物生長發育與品質調控、園藝作物種質創新與遺傳育種,形成相關研究團隊9個。2020軟科學科排名為全國第22名,2019年為第18名。
【人才培養】學院堅持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持續夯實本科教育基礎,穩步發展研究生教育,是區域產業高級園藝人才培養與培訓的重要基地?,F有園藝學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授權點(2018年)、農藝與種業(園藝)專業學位碩士點(2010年);園藝本科專業(2002年)、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2022年)及園藝(觀賞園藝)本科專業方向(2018年)(專升本),其中,園藝為國家級一流專業(2019年)、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007年)、教育部首批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014年)和浙江省級優勢專業(2016年)。2012年起,園藝專業列為浙江省定向培養基層農技人員(事業編制)招生專業?,F有省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4門、省級一流課程3門?,F有在校生501人,其中本科生302人,研究生199人。
學院持續進行人才培養改革,著力推進教學與實踐、科研與技能的緊密結合,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導學團隊與科技創新活動。2016-2020年5年間,本科生獲得各類科研創新訓練項目資助40余項,其中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6項,省科技創新計劃項目(新苗人才計劃)資助8項;學生以第一作者發表各類學術論文10余篇,其中SCI論文1篇,核心期刊論文6篇;榮獲一類學科競賽省部級以上獎項10余項;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年均保持在97%以上。
學院建有現代智能化玻璃溫室、農作園等多個校內實習實訓基地,擁有中國水稻研究所、浙江省農科院、勿忘農集團、浙江農科種業有限公司及各市(縣)農業企事業單位等校外實習基地30余個。
【科學研究】學院緊密圍繞浙江現代農業發展需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建有山區農業高效綠色生產2011協同創新中心、植物生產類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省級創新平臺和中-荷種子中心、生物種業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近5年來,學院教師開展各級各類科研項目達20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9項,省部級項目28項,研究經費達3200萬元;發表學術論文147篇,其中SCI、EI收錄56篇;授權專利14項。
【社會服務】學院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和師資優勢,與浙江省杭州、寧波、溫州等20余個縣(市、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一批科研成果得到轉化并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近3年來,學院共派出省級科技特派員37人次,科技特派團隊2個,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服務,其中有9人次被授予“浙江省優秀科技特派員”榮譽稱號。
【國際交流】學院堅持開放式辦學,積極拓展國際科技教育合作與交流,努力提高國際化辦學水平,先后與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高?;蚩蒲袡C構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和研究合作關系。
【文化建設】學院重視文化傳承創新,按照學?!吧鷳B育人 育生態人”工程要求,立足園藝學科專業特色,構建一二三課堂有機聯動的育人體系。開辦“高層次人才論壇”“園藝大講堂”系列講座報告,努力提升師生學術抱負,參與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一堂田間地頭的思政課——浙江農林大學‘七彩新農人’文化育人體系的探索與實踐”入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建設,積極推進“紅種子·黨建共同體”建設,協同發揮黨群團學力量,切實增強師生安全感、成就感、幸福感。
【未來展望】中國是世界園藝大國。蔬菜、果樹和花卉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第一。學院師生將繼續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對標“雙一流”建設,激發創造性張力,努力在學校建設區域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生態性研究型大學的征程中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