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院源于洛陽工學院時期設立的社會科學部和河洛文化研究所。2002年3月,河南科技大學組建后,又經歷了文法學院、政治與社會學院兩個階段的發展。2009年12月學校決定單獨成立人文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工5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人,博士47人,專任教師博士化率達到92%,基本形成了一支學歷、職稱結構相對合理,以中青年教師為骨干的學術隊伍。
學院下設中文系、歷史系和社會工作系3個二級機構。有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工作等五個本科專業;有“中國史”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文物與博物館”“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授權點2個。
學院擁有1個河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黃河文明與河洛文化研究中心”;4個洛陽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黃河文明與河洛文化發展研究院”“洛陽工業遺產文化研究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個河南科技大學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河洛文化與語言文字研究中心”“河洛地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2021年,學院建立的“域外漢學研究中心”,所展示藏品從日本江戶到明治時代,跨越四百年歷史,是中國的思想、制度、文學等方面深刻影響日本文化發展進程的有力佐證。2021年,學院還與洛陽市廣電集團、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共同成立了“洛陽市新型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學院的科學研究以黃河文明與河洛文化為特色。近10年來,學院共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1項(含3項重大項目子課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6項,其他省部級項目33項。出版著作35部,發表學術論文480余篇(其中CSSCI收錄85篇,中文核心收錄110篇)。獲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勵4項,市廳級優秀科研成果獎勵60余項。為更好研究與傳播黃河文明與河洛文化,從2020年開始,學院每年舉辦一次“全國河洛文化研討會”,出版《河洛學刊》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