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位于武漢工程大學武昌校區,坐落于光谷腹地,前身分別經歷了資源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環境與城市建設學院和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2018年1月學院更為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
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相關學科與專業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開辦的土木工程專業。經過近30年的建設與發展,學院已成為國家土木工程和建筑行業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學院秉持“學術為先、學者為大、學科為重、學生為本、學風為魂”的理念,以努力培養具有“社會良心、專業素養、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堅守大學精神,逐漸形成了學院獨特的“人本”文化、“尊學”文化、“服務”文化。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400余人。
學院擁有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院現有6個本科專業:土木工程(包含房屋建筑和交通土建2個方向)、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學(5年制)、城鄉規劃(5年制)。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土木工程,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工程管理,1個工程碩士學位授予點:建筑與土木工程。學位點涵蓋了結構工程、巖土工程、市政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建筑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工程管理9個二級學科。在學校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中,招收建筑材料、道路材料方向博士研究生。土木工程專業為省級品牌專業,土木工程學科為省級重點(特色)學科,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是“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專業。
學院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6人,其中專任教師65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24人,副教授21人,取得博士學位的有40人,青年教師均具有博士學位。學院有湖北省“百人計劃”特聘教授1人、湖北省“楚天學者”特聘講座教授和楚天學子各1人、“工大學者”特聘教授2人、“長江學者”兼職教授1人、科研機構和“雙一流”高校聘任兼職教授12人。教師中,博士生指導教師2人,碩士生指導教師51人。學院大多數教師均有國外知名高校訪學或進修經歷。學院注重國際教育合作,本科教育教學與國際工程教育接軌,與英國樸茨茅斯大學聯合培養土木工程專業國際合作教育學生,在土木工程專業開展本科和研究生層次的留學生教育。
學院擁有良好的科研平臺和實驗設備:學院設有1個湖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道路材料工程技術中心;1個校級研究中心:武漢工程大學交通工程研究中心;2個實驗中心: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建筑與規劃實驗教學中心。實驗室面積3800多平方米,擁有設備500多臺(套),設備資產總值2300余萬元。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下設結構實驗室、土木工程材料實驗室、巖土工程實驗室、道路工程實驗室、橋梁與隧道工程實驗室、流體力學實驗室、工程測量實驗室、虛擬仿真實驗室、BIM技術中心和土木工程創新實驗實訓中心共10個實驗室。建筑與規劃實驗教學中心下設建筑模型實驗室、建筑物理實驗室共2個實驗室。
學院擁有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模式:學院以培養專業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廣、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工程應用人才為目標,人才培養采用“全員本科生導師制”模式,通過本科教育階段老師與學生互選結對,老師對學生在理想信念、文化熏陶、成人成才、專業學習、考研出國、職業規劃等方面進行具體指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院建有《巖土力學》、《工程估價》、《工程經濟學》等3門校級精品課程,《結構力學》、《城市規劃原理》、《工程項目管理》、《結構設計原理》等4門校級重點課程。學院有“匠心筑夢”科技文化節,采用“學季制”等相關教改研究與實踐,教學研究成果多次獲省級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學院長期致力于教師工程素養提升,20%的專任教師擁有國家土木工程行業執業注冊資質及崗位證書,90%的專任教師承擔教學任務的同時還積極參與科研和社會服務,教師的工程實踐素養為培養學生實踐動手和創新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學院相關專業與南京工業大學、河北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高校長期聯合開展本科生培養工作。
學院具備較強的社會服務能力 :學院擁有“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國家乙級資質;擁有國家計量認證資質(CMA)、以及建筑工程質量檢測資質和公路工程試驗檢測資質。經過長期發展,逐步形成了以道路材料為特色,橋梁結構、建筑結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工程管理、BIM技術為優勢,交通工程、建筑學與城鄉規劃為新增長點的學科發展態勢。近五年承擔國家基金委、教育部、湖北省等縱橫向科研項目100多項,年均科研經費1000余萬元。
學院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學院以培養高質量人才為第一目標,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倡導“快樂學習、幸福生活、追求創新、立志成才”理念,開展“感恩的心、眷念的情”主題班會,舉辦“社會良心、專業素養、國際視野”大討論,主辦“匠心筑夢”科技文化節,主辦優秀學子評選等特色活動。堅持優良學風班級建設、教師黨員參與學生支部建設、全員導師制等學生培養創新機制。學院還積極通過“共同關注·精準幫扶”、設立校友和企業獎助學金,讓每個學生都能成長成才。近年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4%以上,高端就業率高達22%,考研率為20%。通過全體教職工的不懈努力,學院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專業理論基礎扎實、實踐動手能力突出、勤奮刻苦品德優秀的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