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安全學院(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始建于1980年,是廣西最早進行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單位。198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96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18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學院現有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工程碩士授權領域2個(計算機技術、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為廣西一流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在2017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成績為B-,在軟科 2019 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網絡空間安全學科排名第23位,位于全國前 33%,廣西第 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排名第84位,進入全國前 30%,廣西第 1。
學院現有本科專業7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信息安全、信息對抗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廣西本科高校特色專業;軟件工程是廣西緊缺人才專業;物聯網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是廣西優勢特色專業。
學院現有教職工130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69人,正高職稱35人,副高職稱48人。擁有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新世紀百千萬國家級人才1名、自治區優秀教師1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名。擁有廣西高層次人才B類人才2名、D類人才1名、E類人才6名,廣西八桂學者2名,國家級人才稱號的1名,省級人才稱號的3名。擁有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4名,廣西教學名師3名。是廣西本科高校計算機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廣西本科高校教學信息化與教學方法創新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學院建有國家級科研平臺1個(衛星導航定位與位置服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廣西重點實驗室3個(廣西可信軟件重點實驗室、廣西密碼學與信息安全重點實驗室、廣西圖像圖形與智能處理重點實驗室),廣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廣西云安全與云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智慧工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工程研究中心1個(中國-東盟信息港大數據應用工程研究中心),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廣西高校圖像圖形智能處理重點實驗室、廣西云計算與復雜系統重點實驗室)。此外,建有人工智能交叉研究院、大數據技術研究院。
學院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桂電-中軟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國家級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1個(桂電-桂林國家大學科技園研究生聯培基地),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計算機核心基礎課程教學團隊),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離散數學、計算機科學導論),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計算機網絡),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離散數學)。“計算思維的結構”入選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
經過近40年的發展,學院形成了軟件形式化方法、密碼學與信息安全、云計算與大數據處理、圖像處理與應用、嵌入式與物聯網等優勢特色學科方向。圍繞學科前沿和國家、地方重大需求,開展相關基礎理論和應用關鍵技術研究。
“十三五”以來,學院新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3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課題1項。橫向和縱向到位科研經費6982萬元。發表SCI論文164篇,國內一級學報論文36篇。申請發明專利近200項,新增發明專利授權60余項。獲廣西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廣西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廣西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
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一流學科建設和一流專業建設為抓手,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相互促進,網絡空間安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兩個學科協調發展,扎實推進各項工作,通過實際成績彰顯辦學水平,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