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學正式成立于1941年,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成立伊始既創辦了教育學院,是學校最早成立的三大學院之一。也是黨在革命根據地創辦的第一個教育學院,首任院長為我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劉澤如教授。2003年5月恢復重建。
學院現設有教育學、教育技術學、應用心理學和學前教育學四個本科專業及教育技術學、應用心理學兩個第二學位專業,以及學前教育學、教育技術學成人專升本教育;其中教育技術學專業現為陜西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設有教育學系、教育信息技術系、心理學系和學前教育學四個系;擁有教育學碩士一級學科(下設課程與教學論、教育技術學、高等教育學三個二級學科點)和現代教育技術、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管理3個專業碩士學位點。課程與教學論被學校立項為校級重點建設學科;教育技術學被列為校級重點建設專業?!敖逃龑W”被確定為陜西省高水平大學學科建設重點項目。
學院擁有獨立的教學、實驗、辦公、科研和教師工作室大樓。建有數字媒體實驗室、網絡實驗室、影視制作實驗室、攝影實驗室、非線性編輯實驗室、微格教學實驗室、心理測量實驗室、心理咨詢實驗室、基礎心理學實驗室、ERP實驗室;建有師范技能實訓室、電子琴房、電鋼琴房、鋼琴教室、美術畫室、手工制作室、混合式教學工作坊以及全國高校對分課堂延安大學工作室、校園電視臺、院級資料室、國培教室等專業實驗、實訓室;設有教育信息化與課程教學研究所、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咨詢中心、課程與教學論研究中心、遠程教育學習中心、延安大學教師培訓中心、教育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等專業研究與教育培訓機構。
學院現有教職工55人,有教師43人。教師中高級職稱占到40%、博碩士學位占到93%,海歸博士及有海外學習經歷教師數不斷攀升。學院聚集了一批以陜西省三五人才、陜西省優秀教師、寶鋼全國優秀教師獎獲得者、陜西省基礎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個人、陜西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陜西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專家、延安市有突出貢獻專家、延安市圣地英才、延安市225人才等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為代表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承擔本、碩士研究生教學科研任務及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國培計劃)、省級培訓計劃(省培計劃)等任務。此外學院還邀請了國內外10余位著名專家擔任兼職教授。學院教師的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學緣結構更加優化,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學院注重教學教改教研。教師先后承擔:地方高校師范專業多元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高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效果評價改革與實踐等10余項省級教研教改項目?!督逃夹g學》《紅色經典影視作品賞析》《從0到1,開啟混合式教學的秘密》《普通心理學》《人工智能教育》《現代教師學》《多媒體課件因“理”而精彩》《創新思維與教育創新創業》等10余門課程先后建設成為陜西省精品課程、陜西省精品資源共享課、陜西省精品在線開放課、陜西省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陜西省線上一流課程、陜西省教師教育類慕課、陜西省創新創業類慕課。近年來,學院深入推進“專創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賦能師范專業認證。開展了“教改升級,雙創引領”主題系列活動。在校內率先開展“課程思政”、“專業思政”育人體系改革。召開課程思政建設專題研討會,舉辦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以“教師職業道德”為切入點,積極推進專業思政示范工作,引領學校課程思政改革。學生先后獲批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10余項,各級各類學科競賽獎項20余項。學院深入貫徹三全育人理念,推動圣地紅燭黨建品牌與人才培養相結合,打造了“延河云助教——圣地紅燭公益先行者”項目參加互聯網+大賽,獲得省級銅獎。人才培養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來,學院教師先后承擔完成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中央電教館、團中央、中國高教學會、陜西省社科基金、陜西省社會科學界重大理論與重大現實問題資助研究課題、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陜西省基礎教育科研規劃課題、陜西省教育廳教學科研課題等百余項。在各類期刊上發表論文500余篇,其中在《教育研究》《電化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中國教育學刊》《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學教育科學》《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 Leadership》等CSSCI來源期刊和SSCI來源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20余部,先后獲得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獎、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陜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陜西省優秀教學成果獎、陜西省優秀教材獎、陜西省研究生教育成果獎等各級各類教改、教研、科研獎項百余項。學院學術影響力和科研實力逐步提升。
學院注重對外交流服務地方。學院先后與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西北工業大學教師發展中心、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等院校簽署合作辦學協議。與延安勵博教育集團、西安尚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簽訂合作共建實訓基地協議,開啟了校企合作的新篇章;與延安市高新區管委會、延安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等簽署了共建協議,開創了校地合作新局面。在20余所中小學和幼兒院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學院發揮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優勢,先后承擔完成國培、省培及中小學教師專項培訓項目60余項,先后培訓了陜西省中小學教師近5000名,為地方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院學生工作有特色。學院學生工作堅持立德樹人,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切實服務學生成長成才,著力加強組織創新和工作創新,培養具有延安精神特質的新時代青年。充分利用專業優勢、校園文化以及豐富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立足青年學生全面發展,發揮黨組織的先進性和模范帶頭作用,積極有效地開展各項學生工作。依托學院圣地紅燭黨建品牌,成立了“圣地紅燭”青年志愿者協會、“圣地紅燭”宣講團等優秀學生組織,與北京理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聯合開展“賡續紅色血脈,凝聚奮進力量”等紅色共建活動;書香教科建設取得了良好育人效果,好書推薦、世界讀書日、讀書分享會等活動特色鮮明,先后榮獲 “悅讀青春”全國百場優秀特色活動,連續三年榮獲延安大學校園文化專項獎。
延大教科院建院以來,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宗旨,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專業建設為基礎,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以教師教育為特色,以科研教研教改為突破口,服務地方教育事業。2020年換屆以來,學院新一屆領導班以習近平總書記對我校的重要批示精神為指引,團結帶領全院師生,繼承老延大優良辦學傳統,不忘初心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走好紅色育人之路;踔厲奮發開拓創新接續奮斗務求實效,堅持用延安精神鑄魂育人,弘揚“尚德、求真、博學、世范”院訓和“團結、上進、求實、創新”院風,奮力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以建設多學科專業協調發展、人才培養質量、辦學水平穩步提升更有特色更有水平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學院為目標,砥礪奮進,銳意改革創新,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力爭把學院建成為陜北乃至陜西的應用型、研究型人才培養基地,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基礎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加油站,資政育人的智囊團。相信延大教科院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