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始建于1985年8月,原名經濟法系,是經司法部批準的全國首批設立的經濟法系之一。
1979年5月,西北政法學院法律系民法教研室下設經濟法教研組開展經濟法學教學科研工作,1981年6月,法律系成立經濟法學教研室。1985年8月成立經濟法系。1999年5月,根據教育部關于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本科只設法學一級學科的要求,更名為法學二系(經濟法方向)。2006年11月,學校更名為大學后,在原法學二系基礎上成立經濟法學院。
在多年辦學發展歷程中,經濟法學院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根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需要,形成了符合自身定位和發展需求的特色辦學體系。經過不懈努力,在辦學規模、教學、科研等各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經濟法學科1995年被評為司法部重點學科,2001年被評為陜西省重點學科。2012年,經濟法學院被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批準為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
經濟法學院秉承“崇法尚德、經世濟民,以人為本、德才并重,理實結合、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確立“法律+經濟+管理”的知識復合型培養模式,著力培養品學兼優、基礎寬厚、專業精湛的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
學院現擁有1個博士培養項目(西北地區環境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法律問題研究),4個碩士學位點(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知識產權法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1個法學本科專業(經濟法方向),已培養本科畢業生近萬人,碩士畢業生千余人。學院在校學生人數1567人,其中本科生1337人,研究生230人。
經濟法學院具有較強的教學科研隊伍。現設有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知識產權法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財稅金融法學、公司企業法學6個教研室。共有教職工66人,其中專業課教師58人,教授11人(二級教授1人、三級教授2人)、副教授34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41人;具有博士學位36人,博士在讀4人。
長期以來,學院堅持以科研促進教學、科研服務教學、科研服務社會的理念,并依托國家省市級研究會、各類研究中心、長安經濟法學論壇等平臺,創建了西北政法大學哲學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文化產業發展知識產權法律問題研究”以及“地方不良資產管理法律問題研究”校級青年學術創新團隊,整體科研水平不斷提升。
經濟法學院具有很高的社會影響力。中國商業法學會房地產法學研究會、陜西省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陜西省法學會金融法學研究會、陜西省法學會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陜西省法學會社會法學研究會、陜西省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陜西省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陜西省法學會土地與房地產法研究會、陜西省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會、西安市法學會文化產業發展法律研究會、西安市法學會房地產法研究會、西安市法學會環境保護法學研究會等學會掛靠我院。
目前,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已經成為全國有重要影響的法學院。學院將緊密結合社會和市場需求,發揮學科專業復合性、實用性特色,努力將經濟法學院辦成基礎雄厚、特色突出、全國一流的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