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重慶市“三特行動計劃”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重慶市特色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網絡工程和物聯網工程四個專業系,同時學院建有計算機基礎教研室和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計算機技術領域工程碩士點。碩士點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數字圖像處理與分析、網絡與信息安全、物聯網技術及應用、計算智能及應用、數據管理技術及應等5個方向。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200余人,碩士研究生近100人。
學院現有教職工8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5人、博士28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重慶市的學科帶頭人2人、后備學科帶頭人1人、中青年骨干教師5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25人。研究領域涵蓋軟件技術及應用、人工智能、計算機圖像圖形學、嵌入式系統及應用、數據管理、計算智能及應用等,完成了一批具有鮮明特色和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的研究成果。近五年來,學院教師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16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和省部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重慶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發明專利、知識產權50項,發表論文4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錄14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48部。承擔了國家級項目、省部級重大項目和橫向科研項目等共計109項,科研經費2000余萬元。
計算機學院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重慶市特色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全面面向當前信息產業特別是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構建“堅持科研教研促教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產學研相結合”的特色教育模式。
學院建有各類基礎及專業實驗室,擁有設備總價值1900余萬,儀器設備臺數2000余臺套,各類實驗室占地面積總和超過9000平方米,有面向重慶理工大學全校計算機基礎教育和其他非計算機專業教育的計算機公共實驗室20個,有面向計算機學院各個計算機專業教育的專業實驗室11個。專業實驗室包括有計算機軟件實驗室、計算機網絡實驗室、計算機圖象圖形學實驗室、嵌入式技術應用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軟件工程實驗室、網絡工程及網絡安全實驗室、物聯網技術實驗室、學生軟件創新實驗室、大學生博弈創新實驗室(機器人足球、武術機器人、計算機博弈)、卓越工程師計劃創新實驗室、研究生創新實驗室等。建有重慶市計算機視覺智能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重慶市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技術研發中心、重慶市網絡與信息安全基地、重慶市高校眾創空間星云智慧空間、重慶市高校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共建)和重慶市重理工九龍科創空間(共建)等六個省部級研發平臺,計算機圖像圖形學研究所、嵌入式系統工程中心、軟件技術與應用研究所、CIMS研究所、人工智能系統研究所、物聯網實驗室等6個校級研究基地。
計算機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特色顯著。計算機學院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近年來學院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挑戰杯”、國際機器博弈、全國機器人大賽、重慶市數據庫設計大賽等競賽,獲得全國獎40余項,省部級獎80余項。同時學院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科研項目50多項,并取得豐碩成果,創造了在校本科生獲得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的優秀案例。學生配合專業教師,完成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案例30多個,本科生發表科研論文20篇,其中被EI收錄4篇。
近年來,計算機學院的畢業生就業率高,連續三年就業率在95%以上。各個專業的畢業生具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動手能力,逐漸成為了企業技術和管理中堅,部分畢業生直接簽約惠普、騰訊、百度、奇虎360、恒生電子、微標科技、各大銀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國家電網等企業以及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學院畢業生的表現得到了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