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醫學院始建于1972年,是新鄉醫學院建立較早的教學單位。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經歷基礎學科小組、基礎學科委員會、基礎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等4個發展階段,2002年改“基礎醫學部”為“基礎醫學院”,是我校集基礎醫學教育、教學和科研于一體的重要教研基地。2012年學院被批準為學校首批教研型院系建設示范單位。多次被評為省級先進單位,是中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基礎醫學教育分會理事單位。
一、機構設置
黨政機構(2個):綜合辦公室、團總支
業務機構(16個): 教學辦公室、科研辦公室、人體解剖學教研室、組織學與胚胎學教研室、微生物學教研室、寄生蟲學教研室、生理學與神經生物學教研室、病理解剖學教研室、病理生理學教研室、免疫學教研室、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化學教研室、人體解剖學實驗室(人體科學館)、機能學實驗室、分析測試實驗室、形態學實驗室
教工黨支部(15個): 黨務行政黨支部、人體解剖學教研室黨支部、組織學與胚胎學教研室黨支部、微生物學教研室黨支部、寄生蟲學教研室黨支部、生理學與神經生物學教研室黨支部、病理解剖學教研室黨支部、病理生理學教研室黨支部、免疫學教研室黨支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黨支部、化學教研室黨支部、人體解剖學實驗室黨支部、機能學實驗室黨支部、分析測試實驗室黨支部、形態學實驗室黨支部
學生黨支部(5個): 研究生黨支部、本科第一黨支部、本科第二黨支部、本科第三黨支部、專升本黨支部
二、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285人,碩博士比例占80.1%,其中教授41人,博士8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8人;學校“太行學者”3人、外聘專家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省管專家4人,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5人,省教學名師1人,省優秀教師5人;省科技創新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省“555”人才工程1人,河南省科技創新人才1人。
三、人才培養
學院設有臨床醫學、麻醉學和影像學三個普通本科專業和專升本臨床醫學專業;擁有基礎醫學、部分生物學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生理學、神經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共7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
四、教學質量工程
學院擁有臨床醫學國家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和麻醉學省特色專業,教育部、衛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五年制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擁有省高等學校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門,省精品課程7門,省雙語示范課程1門,省優秀教學團隊2個,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
五、學科建設
學院建成了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第七批省二級重點學科,建設有基礎醫學、部分生物學第八批省一級重點學科。圓滿完成人體解剖學、病理學2006-2010年河南省醫學重點學科的建設工作,免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為2011-2015年河南省醫學重點學科。
六、科研平臺
學院擁有中英腦研究聯合實驗室、“醫用組織再生”省重點實驗室;“腫瘤逆轉分子生物學”省高校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腦研究”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分子醫學”、“消化系統腫瘤與信號傳導”、“醫用分子探針”市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
七、學術團隊
學院擁有“重組藥物蛋白哺乳表達系統的建立”科技團隊”、“腫瘤發生與轉移機制”省創新型科技團隊, 獲“腫瘤逆轉分子生物學”和“結腸癌分子基礎”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資助,形成了組織再生、腫瘤學、神經發育與再生、免疫學等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
八、教學改革與科研業績
2012年以來承擔省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6項,學院獲省教學成果獎1項,國家、省級教育技術成果獎和多媒體課件獎30項,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25部;承擔科研課題115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項目29項,省部級課題14項,廳局級課題27項;發表科研論文850余篇,其中SCI收錄100余篇,EI收錄9篇;獲國家發明專利11項,省級以上科學技術進步獎15項。
九、國內外合作
近年來,學院與國內多所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以及與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美國賓西法利亞大學、德國耶拿大學等國外多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十、學生管理
目前,學院為校本部最大的學生管理單位,負責臨床醫學、影像學和麻醉學三個普通本科,專升本臨床醫學專業和碩士研究生各相關專業近4000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堅持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和文化育人相結合,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注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服務于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學院先后被省、市和學校評為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團隊、學生管理先進單位、學生資助先進單位和大學生就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十一、黨建工作
學院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努力推進學院思想政治工作,為學院的建設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切實加強思想和組織建設,堅持黨委中心組學習和政治理論學習制度,深入推進學習型、服務型、實干型、創新型黨組織建設。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切實提高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升黨員干部的政治和業務素質,強化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建設,不斷增強辦學治院能力。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良好的師德、師風、教風、學風和院風。大力推進民主管理,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工會、共青團、學生會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中的積極作用。堅持黨務、院務公開,切實維護廣大教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學院先后獲得過河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校級“三育人”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和文明院系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