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決策部署,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和“三個轉向”工作要求,突出黨建引領,發揮法學優勢,注重教育賦能,打造定點幫扶和鄉村振興的多元引擎,接續推動定點幫扶地區科左中旗發展和鄉村振興。
強化組織領導,抓實抓細幫扶工作。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始終將落實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政治責任,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專題研究幫扶工作18次,黨委書記、校長多次帶隊赴幫扶地區考察調研,分管校領導定期主持召開定點幫扶工作推進會。強化謀劃部署落實,科學制定年度實施方案、重點任務落實方案以及創新試驗工作方案,建立主要負責同志親自部署、親自督戰、親自參戰,分管校領導細化任務、注重時效、狠抓落實的政治責任體系。健全溝通聯絡機制,校旗雙方以定期召開座談會等形式持續深化交流、推進有關工作。廣泛凝聚校內外力量,動員廣大師生員工校友積極參與,凝聚起推進定點幫扶工作的強大合力。
強化黨建引領,鑄強基層戰斗堡壘。開展對接共建,簽訂《中共中國政法大學委員會 中共科爾沁左翼中旗委員會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協議書》,與科左中旗鄉村振興局共同組建架瑪吐鎮蘇林毛都嘎查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努力構建“黨建引領、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工作格局。深化學習交流,組織校內黨支部與科左中旗鄉村振興局黨支部、蘇林毛都嘎查黨支部開展共建聯學,就鄉村振興和農村法治建設工作進行深入研討。加強專業指導,組織專家學者入村調研、開展科左中旗嘎查村(社區)黨組織負責人法治輪訓等,強化村級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引導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強化法治助力,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深化法治合作,提高定點幫扶地區法治政府建設水平,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建設農村法治教育基地,開展“黨員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提升”“鄉村振興與土地產權改革”等主題培訓,提高縣域領導干部、村“兩委”和工作人員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推動工作的能力。探索“法治文化示范村”建設,推動村級組織在民主決策、村務公開、民主監督等方面建章立制,推進法治文化廣場、法治圖書室、一站式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中心等建設,培育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鄉村治理環境。組建鄉村振興法治引擎實踐團隊,開展“鄉村法律援助服務”,開辦“鄉村振興法治課堂”,創建“鄉村法治文化矩陣”,實施“鄉村企業法治會診”,搭建“鄉村法律服務平臺”,助力法治鄉村建設。
強化教育賦能,改善基礎教育條件。持續聚焦基礎教育,加大資金傾斜力度,通過投入幫扶資金有效解決學生活動場所不夠、設施設備不足、資源短缺等實際問題。深化教育幫扶,組建“研究生支教團”內蒙古分團,前往定點幫扶地區開展支教工作。強化普法教育,組織整理匯編《預防校園霸凌宣傳手冊》《預防校園踩踏事件宣傳手冊》《預防校園勒索宣傳手冊》,舉辦明法公益大講堂、“預防青少年犯罪”普法和模擬憲法宣誓等活動,引導青少年學法懂法用法。積極拓展第二課堂,協助開授乒乓球課等課程,成立興趣社團等學生組織,不斷豐富定點幫扶地區學生文體活動,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
上一篇: 中國政法大學積極推進“大思政課”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