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深入學習貫徹關于科技創新和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四個面向”,踐行“四個服務”,聚焦科研體制創新、強化科研平臺建設、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努力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
重統籌,推動科技體制改革提速發力。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打破學科、學院壁壘,構建部門與學院協同聯動的科技創新與服務體系。以項目“放管服”、成果“科學評”為著力點,先后出臺12項涵蓋科研項目、創新平臺、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科研誠信等方面的制度改革文件,完善科研全過程管理與服務,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學術研究自主權,充分激發科研創新活力。持續深化科技評價改革,構建以科研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以教師評價改革為核心,以積分機制為抓手的科研業績評價標準體系,以及以科研貢獻為標尺、與薪酬體系改革聯動的科研績效分配機制。推動以信息化賦能,著力在管理上做“減法”、在服務上做“加法”,依托科研管理系統打造線上“全流程、全事項、全層次”的“三全”服務體系,簡化審批流程,提升辦理效率,實現“數據多跑路、師生少跑腿”。
強支撐,推動戰略科技力量提檔升級。堅持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為目標,組建工作專班,切實加強學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出臺《河海大學國家和部省級科研平臺管理辦法》,建立權責明確、統籌聯動的管理機制,以高站位謀劃、高標準組織、高要求實施推進國家級平臺建設。建立科研平臺考核評估機制,探索實行科研平臺年度建設交流制度,推動科研平臺建設高質量發展。建成青藏高原寒區綜合實驗平臺、牛首山科技園、三向六自由度模擬地震水下振動臺系統等科學實驗平臺,推進建設L型風浪流港池系統等,為解決行業重大科學問題提供有力支持。近年來,學校新增14個省部級科研平臺,獲批建設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中國氣象局重點開放實驗室等。
搶高點,推動科技自主創新提質增效。積極推進有組織科研,構建完善深入行業、直面需求的科技服務體系,健全“校領導帶頭-科技處站臺-學院搭臺-團隊唱戲”的服務模式。集中力量開展重大科研任務和工程服務項目組織,組建跨部門、跨學科工作專班,全鏈條協同發力,積極承擔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滇中引水工程、廣東南沙區水利數字孿生建設等重大工程的規劃與建設。圍繞國家重大水電開發、水利行業通用模型等,探索實施“揭榜掛帥”“賽馬制”等新型科研組織模式,不斷提升項目攻關能力和行業服務實效。強化高質量成果引導,發揮多學科交叉研究優勢,推進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建設,依托重大科研任務開展專利布局與高價值專利培育,形成一批高質量專利成果,推動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不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