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同等學力申碩西方經濟學簡答題練習(4)
來源: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19-01-11 11:19:01
已經進入2019年度,準備參加同等學力申碩考試的學員,需要多做一些相關的練習題以備考試,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西方經濟學簡答題,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學習。
簡答題練習4:
1、主流經濟學的AS曲線是如何得到,相應的政策含義是什么?
參考答案:
總供給是經濟社會中可供使用的商品和勞務總量。在生產技術等因素既定的條件下,社會的總供給量與一般價格水平呈同方向變動。總供給曲線是表示總供給量與一般價格總水平之間關系的曲線。
價格水平影響總供給量的基本過程是,價格總水平影響實際工資,實際工資影響勞動的需求和供給,從而影響勞動市場的均衡就業量,就業量通過廠商的生產影響經濟中的商品和勞務的總產量。因此,總供給曲線是根據價格總水平的變動、勞動市場的均衡分析、生產函數再到總產出量的過程而得到的。
不同派別在推導總供給曲線過程中的區別在于價格總水平如何影響勞動市場。按照主流經濟學派的觀點,價格總水平對短期和長期的勞動需求和供給具有不同的影響,因而總供給曲線有短期和長期之分。
(l)在短期內,由于工人具有貨幣幻覺,只注重貨幣工資,并且經濟中貨幣工資通常具有下降剛性,即只能升高,不能降低。結果價格總水平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在充分就業前和就業后有很大不同。
(2)在長期內貨幣工資具有完全的伸縮性。如果價格總水平提高,實際工資下降,那么廠商愿意雇用更多的勞動力,但勞動者并不愿意在這一實際工資下提供廠商所需要的勞動。結果,貨幣工資必然會升高直到勞動市場再次處于均衡狀態為止。
(3)短期和長期總供給曲線與總需求的均衡具有明顯的政策含義。在短期內,總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意味著經濟可以處于低于充分就業水平,此時增加總需求,導致均衡產出水平增加。長期內,總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的直線,增加總需求只會影響價格而不增加總產出。
2、哈羅德-多馬模型的基本公式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基本假設前提?其主要結論如何?
參考答案:
隨著對凱恩斯理論的動態化。哈羅德和多馬相繼提出了基于凱恩斯理論的增長模型,后被稱為哈羅德——多馬模型。這一模型的基本假定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全社會使用勞動和資本兩種生產要素只生產一種產品,(2)資本——產出比保持不變,(3)儲蓄率保持不變,(4)不存在技術進步和資本折舊,(5)人口按照一個固定速度增長。
根據上述假定,哈羅德—多馬模型得出的基本公式是:G=s/v
式中:v為資本一產出比;s為儲蓄率。模型表示,經濟增長率與儲蓄率成正比,與資本一產出比呈反比。
經濟實現在充分就業下的穩定增長,需要實際經濟增長等于資本家意愿的或者有保證的經濟增長率,并且等于人口增長率。第一個條件表明,只有實際的與意愿的經濟增長率相等,經濟才處于均衡狀態。實際經濟增長等于人口增長率意味著經濟增長不會受到勞動力的制約,也不會產生失業。因此,哈羅德——多馬模型的充分就業下的穩定增長條件表示為:Ga=Gw=Gn。式中:Ga,Gw和Gn分別為經濟中實際增長率,有保證的增長率和人口增長率。
然而,哈羅德——多馬模型并不認為經濟總能實現上述經濟增長。如果實際的經濟增長率大于有保證的經濟增長率,即GA>Gw,那么在儲蓄率既定的條件下,實際資本一產出比小于資本家意愿的資本一產出比。這樣廠商就會增加投資以便提高資本一產出比。投資增加使得產出量增加,實際經濟增長率會進一步提高。結果實際經濟增長率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