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其前身為1956年并校時成立的衛生工程系,1980年更名為環境工程系,1999年更名為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至今已有60年的歷史。學院現有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三個本科專業,其中環境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兩個專業為國家級一流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和省級名牌專業,環境科學專業為省級一流專業和省級特色專業。
60余年來,學院先后獲準了環境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工程(現屬建科學院)、市政工程、環境科學和環境材料、環境化學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環境材料和環境化學為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的目錄外二級學科),建立了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工程和市政工程學科)。1996和1997年,學院分別被原冶金部和陜西省批準建立了環境工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002年,學院環境工程學科與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的環境工程學科同時被評為首批國家重點學科。2003年,學院獲得環境科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由學院牽頭申報的“西北水資源與環境生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獲準立項建設。2007年,“西部建筑科技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013年更名為“西部綠色建筑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通過專家論證,并由科技部批準立項建設,學院“西部建筑環境科學實驗中心”成為支撐該培育基地的四個中心之一。水環境科研團隊入選2008年度教育部長江學者發展計劃創新團隊。2009年,學院教學實驗中心被評為國家級“環境類專業”教學實驗示范中心,2016年,教學實驗中心又被評為省級“環境類專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015年,“國家非傳統水資源開發利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獲科技部批準成立建設。2017年,陜西省科技廳批準建立了陜西省膜分離重點實驗室和陜西省膜分離技術研究院。2018年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由我院轉往建筑設備科學與工程學院。
目前,學院已成為我國西部地區12省市唯一擁有環境類國家重點學科,并同時擁有環境工程、市政工程、環境科學和環境材料、環境化學5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教育部與陜西省重點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的院系。學院現有教職工119人,其中教師81人,師資博士后10人。教師隊伍中有博士生導師25人,教授28人,副教授28人,77人具有博士學位。現有在校本科生1470名,碩士生727名,工程碩士56名,博士生102名。
60余年來,學院主持國家重大水專項項目2項,水專項課題3項、水專項課題合作單位項目13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3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作單位項目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2項,國家“973”項目和國家“863”項目15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1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青年項目119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13項,國際合作項目8項,教育部、國家環保總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水利部、陜西省等省部級項目300余項,其他重要縱向項目290余項。出版專著、教材243部,發表論文4000余篇,其中SCI論文71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75項,獲國家科技獎5項、省部級科技獎71項。主持完成教育部、國家級、省(部)級教學改革項目38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12項。
在人才培養方面,學院已累計培養了11261名本科生,4529名碩士,264名工程碩士,31名高教碩士,274名博士,出站博士后47人。學生創新創業競賽氛圍濃厚,累計參賽人數2000余人次,累計獲得各類獎項近300余項,其中國際獎項9項,國家級獎項共57項,省部級獎項共67項,校級獎項約200余項。學院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引導和鼓勵畢業生多渠道就業,近五年平均就業率均保持在95%以上。以侯立安院士為代表的眾多杰出校友已經成為國家機關、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和教學科研單位的學術學科帶頭人,為祖國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得到了社會普遍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