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要求
掌握生命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理解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和基本原理,了解當代生命科學的新成就和發展的新動向。
二、本課程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細胞分化與細胞凋亡;細胞代謝;動物的結構特點;動物的消化吸收、物質循環與氣體交換;免疫;動物的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 光合作用;植物的結構與調控系統;遺傳的基本規律;基因的分子生物學;基因的表達與調控;重組 DNA 技術;生物進化;生態學等
三、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吳相鈺, 陳閱增,普通生物學(第 4 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主要參考文獻:
[1] 李振剛. 分子遺傳學(第 4 版).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 吳乃虎,黃美娟. 遺傳學原理(第 2 版).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20
[3] 朱玉賢,李毅. 現代分子生物學(第 5 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4] 尚玉昌. 普通生態學(第 3 版).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5] 周云龍. 植物生物學(第 4 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四、主要題型
總分 150 分,填空題(10-20 分),名詞解釋(20-40 分),簡答題(30-50 分), 論述題(50-60 分)
五、基本內容
1 緒論:生物界與生物學
1.1 生物的特征
1.2 生物界是一個多層次的組構系統
1.3 生物界的多級分類系統
1.4 生物和它的環境形成相互聯結的網絡
1.5 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樣性中存在著高度的統一性
1.6 研究生物學的方法
1.7 生物學與現代社會生活的關系
第 1 篇 細胞
2 生命的化學基礎
2.1 原子和分子
2.2 組成細胞的生物大分子
2.3 糖類
2.4 脂質
2.5 蛋白質
2.6 核酸
3 細胞結構與細胞通訊
3.1 細胞的結構
3.2 真核細胞的結構
3.3 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
3.4 細胞通訊
4 細胞代謝
4.1 能與細胞
4.2 酶
4.3 物質的跨膜轉運
4.4 細胞呼吸
4.5 光合作用
5 細胞的分裂和分化
5.1 細胞周期與有絲分裂
5.2 減數分裂將染色體數由 2n 減為 n
5.3 個體發育中的細胞
第 2 篇 動物的形態與功能
6 脊椎動物的結構與功能
6.1 動物是由多層次的結構所組成的
6.2 動物的結構與功能對生存環境的適應
6.3 動物的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
7 營養與消化
7.1 營養
7.2 動物處理食物的過程
7.3 人的消化系統及其功能
7.4 脊椎動物消化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對食物的適應
8 血液與循環
8.1 人和動物體內含有大量的水
8.2 血液的結構與功能
8.3 哺乳動物的心臟血管系統
9 氣體交換與呼吸
9.1 人的呼吸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9.2 人體對高山的適應
9.3 危害身體健康的呼吸系統疾病
10 內環境的控制
10.1 體溫調節
10.2 滲透調節與排泄
11 免疫系統與免疫功能
11.1 人體對抗感染的非特異性防衛
11.2 適應性免疫(免疫應答)
11.3 免疫系統的功能異常
12 內分泌系統與體液調節
12.1 體液調節的性質
12.2 脊椎動物的體液調節
12.3 激素與穩態
由于篇幅有限,無法為同學全面展示,想要了解更多,請點擊下面附件進行下載。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