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經濟綜合試題——貨幣銀行學(一)
來源: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20-05-27 17:02:51
2020年因疫情影響,今年同等學力申碩考試將在11月初舉行,考生也要多加強試題方面的練習了。以下是為大家整理2020年經濟綜合方面試題,大家可作為參考練習,不能在復習上掉以輕心。
一、試述貨幣需求理論發展的內在邏輯。
參考答案:
西方貨幣需求理論沿著貨幣持有動機和貨幣需求決定因素這一脈絡,經歷了傳統貨幣數量學說、凱恩斯學派貨幣需求理論和貨幣學派貨幣需求理論的主流沿革。
(l)傳統的貨幣數量說。傳統的貨幣數量分為早期貨幣數量學說和近代貨幣數量學說。由現金交易數量說和現金余額數量說組成的近代數量理論對貨幣需求理論的影響更為深遠。
現金交易數量說是由美國經濟學家費雪提出的,在《貨幣的購買力》一書中,費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PT或P=MV/T。這一方程式表明,物價水平(P)的變動與流通中的貨幣量(M)的變動和貨幣流通速度(V)的變動成正比,而與商品交易量(T)的變動成反比。一般認為,費雪的貨幣數量說的錯誤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把貨幣只當成一種交換媒介;混同了金屬貨幣與紙幣在決定物價中的不同作用;假定貨幣流通速度和商品交易量在長期中不受貨幣量變動的影響。
現金余額數量說是由劍橋派經濟學家馬歇爾、庇古等人創立的。他們從個人資產選擇的角度,分析了決定貨幣需求的因素,并提出了如下的劍橋方程式:M=KPY。根據古典學派的假設,Y在短期內不變,如果K也不變,則P將與M作同方向、同比例的變動。不過,劍橋方程式本身又預示著對其結論的否定,因為各種資產的收益率和人們的預期等影響K的變化,無論在短期內還是在長期中它都不是常數,所以K不可能固定不變,P與M的變動幅度也就不可能完全一致。
二、試論本世紀6O年代以來西方國家金融刨新的主要內容。
參考答案:
金融創新的主要內容包括金融業務的創新、金融市場的創新和金融制度的創新。
(1)金融業務的創新。第一,負債業務的創新內容。負債業務的創新主要發生在60年代以后。各國商業銀行通過創新一些新的負債業務,一方面規避政論的管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銀行的負債來源。主要有: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可轉讓支付命令賬戶、自動轉賬服務、貨幣市場存款賬戶、協定賬戶等。第二,資產業務的創新內容。包括:消費信用、住宅放款、銀團貸款及其他資產業務。第三,中間業務的創新。主要有:信托業務、租賃業務等。第四,清算系統的創新。包括信用卡的開發與使用,電子計算機轉賬系統的應用等。
(2)金融市場的創新。這一方面是指歐洲貨幣市場上金融工具的創新;另一方面是指衍生金融市場上金融工具的創新及衍生金融工具定價理論的發展。第一,金融工具的創新。歐洲貨幣市場上創新的金融工具主要有:多種貨幣貸款,平行貸款,背對背貸款,浮動利率債券,票據發行便利及遠期利率協議等。在金融衍生市場上金融工具的創新主要有遠期類合約和期權類合約等。第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定價模型。衍生金融工具的定價模型主要有兩類:一是遠期類合約定價模型,二是期權類合約定價模型。
(3)金融制度的創新。表現在:非銀行金融機構種類和規模迅速增加,跨國銀行得到發展,金融機構之間出現了同質化趨勢,金融監管的自由化與國際化。
三、金融創新、金融管制及金融風險存在怎樣的關系?
參考答案:
(1)金融創新是指金融業各種要素的重新組合,具體指金融機構和監管當局出于對微宏觀利益的考慮而對機構設置、業務品種、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所進行的創造性變革和開發活動。金融管制是指一國政府為維持金融穩定而對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利率、信貸規模、區域分布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管理辦法。
(2)金融創新與金融管制的關系。
①金融管制對金融創新具有直接誘發作用。因為金融管制是對金融企業的一種成本附加,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金融企業必然要擺脫這種局面,通過創新來規避政策管制。但當金融創新危及金融穩定和貨幣政策時,政府會更嚴厲地管制,結果是:管制--創新,創新--管制,兩者互為因果。
②金融創新對完善金融管制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金融創新使以往的金融管制失去效力,并推動金融自由化的進程,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創新也增大了金融風險,因此,各國政府必然會完善金融管制。
(3)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的關系。
①金融創新具有轉移和分散金融風險的功能。70年代以來創新的金融工具,如NOW賬戶、可轉讓貸款合同等,在提高金融資產流動性的同時,規避了利率風險及信用風險等。
②金融創新也制造了新的金融風險。表現在:金融創新使金融機構的經營風險增大;增加了表外業務的風險;推動了金融同質化、自由化和國際化;為金融投機活動提供了手段和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