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科簡介
吉林農業大學園藝學科始建于1958年,是學校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科之一。由中國設施園藝奠基人蔡啟運先生創建。園藝學一級學科(2005年)為吉林省"十二五"、"十三五"優勢特色學科,居省屬高校前列,其中蔬菜學為全國第一批(1981年)碩士授權點,果樹學為全國第三批(1986年)碩士授權點,觀賞園藝學和設施園藝學分別為2005年和2016年獲批。
現有教師48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6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38人;具有博士學位36人;學科擁有國家級和省級專家34人。超過1/2的學科骨干為國家和地方星火專家和科技特派員。
在蔡啟運、郝瑞、關日森等老一代園藝學者的帶領下,逐步形成了漿果類果樹遺傳育種與產業化、黑木耳菌菜種質資源創新與繁育、長白山野生觀賞植物優異種質資源挖掘利用及寒地設施設計與優質安全生產的學科優勢和特色。收集保存了寒地蔬菜資源600余份、寒地果樹種質資源1000余份、長白山野生花卉和觀賞植物300余份,尤其是小漿果150畝資源圃保存了9個樹種400余份資源,是目前我國收集資源最多的單位。培育了我國第一個蘋果抗寒矮化砧木"63-2-19"、我國第一個主栽的兩性花山葡萄品種"雙優";建立了世界第一的干標本與活體菌種兼具的黑木耳種質資源庫,破解了長白山野生花卉及寒地特色觀賞植物種質資源保護與馴化技術難題,在設計建造了全國第一棟連棟塑料大棚基礎之上,持續為吉林省百萬畝棚膜設計了三代不同氣候區的節能溫室。培育的園藝新品種和研發的生產關鍵技術已成為全國園藝產業發展技術源頭或吉林省園藝產業的主導技術。學科依托國家級和省級科研平臺6170平方米和教學、科研基地40余公頃。
二、培養目標
1、培養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政治素質高、社會責任感強,具備園藝學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有規范的學術訓練,掌握熟練的科研與管理實踐技能;熟悉園藝學專業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科學的思維能力,能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本學科發展的前沿上不斷創新和探索;具有從事園藝栽培和園藝遺傳育種的科研、教學能力,能指導園藝生產和從事技術推廣工作,并具嚴謹治學的態度、理論聯系實際工作作風及誠摯協作勇于創新的精神,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層次園藝學專業人才。
2、基本要求
(1)政治思想:應全面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定"兩個維護",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熱愛祖國,遵紀守法,遵守學術規范,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2)知識結構:應擁有較完整的現代生物科學知識體系,對園藝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有較全面的認識,能靈活利用信息科技、管理科學等基礎知識,具有規范的學術訓練,了解本學科的國際學術前沿發展動態。
(3)能力要求:具有科學的思維能力,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在本學科發展的前沿上不斷創新和探索;熟練運用計算機和先進的儀器設備;較熟練地運用一門外國語,具備開展學術研究、學術交流和及時了解國際學術前沿發展動態的能力;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團體協作精神;具有獨立從事園藝學科中某一方向的研究、教學、管理及科技推廣等工作能力。
三、研究方向
1、果樹學:主要包括果樹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果樹生理生態及栽培技術、果樹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和果品采后科學與貯運技術等方面。
2、蔬菜學:主要包括蔬菜及食用菌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蔬菜生理生態及栽培技術、蔬菜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蔬菜發育生物學與分子調控等方面。
3、觀賞園藝學:主要包括觀賞植物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觀賞植物生理生態及栽培技術、觀賞植物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花卉藝術與景觀規劃設計等方面。
4、設施園藝學:主要包括設施園藝工程與環境、設施園藝作物生理生態與栽培、設施園藝專用品種選育、設施園藝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等方面。
四、學習年限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制為3年。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在校最長學習年限為4年(含休學和保留學籍),非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在校最長學習年限為5年(含休學和保留學籍)。
五、培養方式
1、日常管理
實行校院兩級管理,學院是研究生培養的主體,實行導師負責制,即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負責研究生的日常學習和管理,并從思想、學風、治學等方面以身作則,教書育人;學院黨委分管書記負責研究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學院分管院長負責研究生業務學習工作;通過多方教育管理,使研究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激發業務學習和科學研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學業培養
實行導師負責與指導小組審核把關相結合的培養方式。
導師對研究生的培養全面負責,包括負責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學風教育、培養計劃的制定、學位論文的指導等。研究生與導師指導關系的確定采取雙向選擇的辦法。導師調離學校或外出時間超過一年,或因其它原因不能繼續指導時,學院負責變更研究生的指導關系,并報學校備案。
指導小組由本學科方向講師以上職稱教師組成,學科方向負責人任組長。指導小組負責組織研究生進行文獻報告、學術沙龍、預開題報告、開題報告、中期考核、論文預答辯與畢業答辯,研究決定與研究生培養有關的其他相關事項。
六、課程體系
1、學分要求
總學分 | 課程學分下限 | 課程學分上限 | 學位課學分 | 學位課及格成績 | 其他課及格成績 |
26 | 20 | 24 | 11 | 70 | 60 |
2、課程設置
課程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研究方向 | 開課學期 | 備注 | |
學位課 | 公共必修課 | s10193b1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36 | 2 | \ | 1 | \ |
s10193b2 | 外國語 | 80 | 2 | 1 | ||||
學科必修課 | s0902b03 | 現代園藝學前沿進展 | 48 | 3 | 1 | |||
s0902b04 | 科技論文寫作指導 | 16 | 1 | 1 | ||||
s0902b06 | 園藝植物分子生物學 | 48 | 3 | 1 | ||||
非學位課 | 公共選修課 | s10193x1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18 | 1 | 1 | 自然科學類必選 | |
s10193x3 | 第二外國語(英語) | 32 | 2 | 1 | 小語種者必選 | |||
s0902x19 | 科技英語 | 32 | 2 | 1 | \ | |||
s10193x4 | 生物信息學 | 16 | 1 | 1 | ||||
s0902x17 | 植物基因組學 | 32 | 2 | 1 | ||||
S0703b03 | 高等儀器分析 | 32 | 2 | 1 | ||||
s0902x20 | 現代農業企業管理 | 16 | 1 | 1 | ||||
學科選修課 | s0902x01 | 園藝科研導論 | 16 | 1 | 1 | |||
s0902x02 | 現代園藝生產與產業發展 | 16 | 1 | 1 | ||||
s0902x03 | 果樹學專題 | 32 | 2 | 果樹學方向 | 1 | |||
s0902x04 | 果樹遺傳與育種 | 32 | 2 | 1 | ||||
s0902x05 | 果樹生理與栽培 | 32 | 2 | 1 | ||||
s0902x06 | 蔬菜學專題 | 32 | 2 | 蔬菜學方向 | 1 | |||
s0902x07 | 蔬菜遺傳與育種 | 32 | 2 | 1 | ||||
s0902x08 | 蔬菜生理與栽培 | 32 | 2 | 1 | ||||
s0902x09 | 觀賞園藝學專題 | 32 | 2 | 觀賞園藝學方向 | 1 | |||
s0902x10 | 觀賞植物種質資源與育種 | 32 | 2 | 1 | ||||
s0902x11 | 觀賞植物生理與栽培 | 32 | 2 | 1 | ||||
s0902x12 | 野生觀賞植物與花卉商品分類 | 48/16 | 3 | 1 | ||||
s0902x13 | 設施園藝學專題 | 32 | 2 | 設施園藝學方向 | 1 | |||
s0902x14 | 設施園藝生理生態 | 32 | 2 | 1 | ||||
s0902x15 | 溫室結構設計基礎與環境調控 | 32 | 2 | 1 | ||||
必修環節 | h1019301 | 開題報告 | \ | 1 | \ | 3 | ||
h1019302 | 中期考核 | 1 | 4 | |||||
h1019303 | 學術活動 | 2 | 6 | |||||
h1019304 | 教學實踐 | 1 | 6 | |||||
h1019305 | 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 | 1 | 1 | |||||
補本課 | \ | 園藝植物栽培學Ⅰ | 0 | 1-2 | 果樹學、蔬菜學方向 | |||
園藝植物栽培學Ⅱ | 0 | 1-2 | 果樹學、蔬菜學方向 | |||||
觀賞園藝學 | 0 | 2 | 觀賞園藝學 | |||||
設施園藝學 | 0 | 1 | 設施園藝學 | |||||
園藝植物育種學 | 0 | 2 | \ | |||||
植物生理學 | 0 | 1 |
3、教學方法
①教學內容要注重理論與科研實踐相結合,由系統知識傳授向能力培養轉變,重點培養碩士研究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對碩士研究生倡導啟發式、探索式、參與式教學方式。鼓勵碩士研究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4、考核方式
①課程考核課程考試可采用不同方式,但一般應有一定量的筆試。公共課及基礎課以筆試為主,專業課采用課程論文、學生做專題報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重點考察研究生對專業知識的把握能力及其應用基礎理論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所有課程的成績均采用百分制,學位課70分為及格,其他課程60分及格。
②必修環節考核分為: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學術活動、實踐教學及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具體要求見必修環節。
七、必修環節
1、開題報告(1學分)
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碩士研究生在第二學期完成開題。要求查閱文獻資料100篇以上,其中最近5年內的文獻應占40%以上,外文文獻不少于50%,并根據綜述內容提出學位論文題目和選題報告。開題報告要求公開舉行報告會,并由本學科5人以上專家組成的評審小組進行評審,提出具體的評價和修改意見,不通過者可限期重做,組織學科專家二次論證,具體方法按《吉林農業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管理方法》執行。(1學分)
2、中期考核(1學分)
中期考核入學后第四學期初進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由各學科方向組織。中期考核內容包括政治思想表現、課程學習狀況、學位論文工作進展和身體狀況等。具體辦法按《吉林農業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辦法》執行。(1學分)
3、學術活動(2學分)
碩士研究生參加國際會議并做學術報告計2學分(聽學術報告記1學分);參加國內一級學會舉辦的會議并做學術報告計1學分(聽學術報告記0.5學分);參加國內一級學會分會或省級學會組織的學術會議并做學術報告計0.5學分(聽學術報告記0、3學分);在全校或學院作學術報告計0.3學分(聽學術報告計0.1學分);參加國家或學校公派聯合培養半年以上的研究生,學術活動視為考核合格。學術活動考核由導師在第6學期初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經導師審核通過后記2學分。書面記錄材料由研究生秘書以試卷形式進行存檔。
4、教學實踐(1學分)
可采用協助導師擔任助教、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等形式,碩士研究生至少完成6學時教學實踐,教學實踐考核由導師在第6學期初對學生進行評價,經導師審核通過后記1學分。
5、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1學分)
由研究生院統一組織學習、考核,合格者記1學分。
八、發表學術成果要求
碩士研究生攻讀學位期間取得學術成果要求按《吉林農業大學關于申請碩士學位取得學術成果的規定》執行。
九、畢業與學位授予
碩士研究生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內完成課程學習,修滿培養方案所規定的學分,通過思想品德考核,學位論文答辯,符合畢業資格,準予畢業;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吉林農業大學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工作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達到學校及學科的學位授予標準,經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審議通過后授予農學碩士學位。
梁老師:17812039143
張老師:18611851496
報名郵箱:edu@edue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