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要求
數字圖像處理是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學科重要的課程,它的主要內容包括圖像變換、圖像增強、圖像編碼、圖像分割、圖像特征分析、圖像配準與識別等。要求考生熟悉圖像處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圖像增強與復原、圖像頻域變換、幾何變換、圖像壓縮編碼、圖像分割、特征提取、圖像配準與識別等基本理論、主要算法、典型應用等,并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形式
試卷采用客觀題型和主觀題型相結合的形式,主要包括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計算分析題、說明理解題、綜合應用題等。考試時間為3 小時,總分為150 分。
三、考試內容
(一)數字圖像處理基礎知識
圖像的定義、分類;圖像數字化的過程;采用與量化的目的及原則;圖像類型及常用格式;數字圖像存儲空間計算;圖像的視覺原理;數字圖像處理的目的及主要內容。
(二)圖像的頻域變化
離散傅里葉變換的定義及應用;離散傅里葉變化的性質;快速傅里葉變換;離散余弦變換;K-L 變換;離散沃爾什-哈達瑪變換。
(三)圖像增強與復原
圖像灰度變換;圖像直方圖的概念及畫法;直方圖均衡化的目的及計算;鄰域平均(原理、方法、應用);中值濾波(原理、方法、應用);頻域濾波的方法及過程;圖像銳化;圖像復原的基本方法。
(四)圖像的幾何變換
幾何變換基礎;圖像平移變換;圖像比例縮小、放大變換;圖像鏡像變換;圖像旋轉變換;圖像復合變換。
(五)圖像的壓縮與編碼
圖像壓縮編碼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圖像壓縮編碼的質量評價;哈夫曼編碼;香農-范諾編碼;算數編碼;變換編碼。
(六)形態學圖像處理
二值形態學腐蝕與膨脹的概念及基本運算;二值形態學開閉運算的概念及基本運算;灰度形態學的基本運算;形態學濾波方法及應用;細化及骨架提取。
(七)圖像分割
圖像分割的含義及主要方法;灰度閾值法分割;區域的圖像分割;邊緣檢測;差影法及其應用。
(八)圖像特征分析
顏色特征分析;幾何及形狀特征分析(鏈碼、周長、面積、距離、矩形度、長寬比、致密度、球狀性);紋理特征分析;標記、歐拉數。
(九)圖像匹配與識別
圖像配準的定義及基本流程;互相關配準方法;點特征及線特征的圖像配準算法;圖像識別的主要方法。
(十)實用圖像處理與分析系統
數字圖像處理的主要方法、步驟;數字圖像處理及識別系統的主要組成;數字圖像處理的主要應用實例分析。
四、參考書目
[1]數字圖像處理與分析(第4 版),主編:楊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9。
五、其他注意事項
考生需要攜帶無編程無存儲無查詢功能的計算器。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