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古代造船技術
【考試內容】
船舶的起源及發展過程;各時期造船管理;各時期造船業及造船技術的發展狀況;四大船型的工藝特點及適航水域。
【考試要求】
1.理解早期船舶的演進發展過程。
2.了解各時期造船業發展狀況。
3.掌握各時期造船工藝技術特點。
4.掌握各時期造船管理制度及船舶檢驗制度。
5.理解并掌握明代船舶建造標準化管理。
6. 掌握古代四大船型的工藝特點和適航水域。
二、中國古代船舶駕駛技術
【考試內容】
船舶輔具的發展演進;各種船舶輔具的作用與操控;風帆的發展與駛帆技術;運河航運的過閘、過壩技術。
【考試要求】
1.了解船舶輔具的發展演進過程。
2.掌握篙的發展及撐篙技術。
3.掌握槳的發展及劃槳技術。
4.掌握櫓的發展與搖櫓技術。
5.掌握舵的發展與操舵技術。
6.掌握碇(錨)的發展及下碇(拋錨)技術。
7.掌握拉纖的適用水域與技術特點。
8.理解并掌握帆的起源、發展及駛帆技術。
三、中國古代海上航線的開辟與發展
【考試內容】
沿海航線的開辟與發展;遠洋航線的開辟與發展。
【考試要求】
1.理解以考古學的方法研究遠古先民的航海活動。
2.掌握南北沿海航線的開辟與發展。
3.掌握通朝鮮、日本、菲律賓航線的開辟與發展。
4.掌握通南洋、印度洋航線的開辟與發展。
四、中國古代運河建設及內河運輸技術
【考試內容】
運河開發及管理;運河建造技術;漕運制度;內河運輸方式。
【考試要求】
1.理解內河水道的特點。
2.理解古代運河建設管理制度。
3.掌握三種基本的運河類型及開發技術。
4.掌握運河閘、壩等設施的建造及作用。
5. 掌握運河蓄水、引水工程建設及作用。
6.掌握船舶過閘、過壩技術。
6. 掌握不同河道的船舶駕駛技術。
7.理解漕運制度的發展、完善和衰落過程。
8.理解并掌握宋代內河運輸的轉般法和直達法。
9.理解并掌握明代內河運輸的支運法和兌運法。
五、中國古代海上導航技術
【考試內容】
天文導航方法;地文導航方法;水文導航方法;氣象對海上行船的影響;羅盤導航方法;航海圖的發展及應用;海道針經(航海指南)的發展。
【考試要求】
1.了解中國古代導航發展的兩個時期(模糊航海和定量航海)。
2.掌握天文導航術。
3.掌握地文導航術。
4.掌握水文導航術。
5. 掌握氣象對海上航行的影響。
6. 理解并掌握計量航海的三大工具(羅盤、海道針經、山形水勢圖)。
7. 理解并掌握指南針的發明與應用。
8. 理解并掌握航海羅盤的構造及應用。
9. 理解并掌握“針位”與“更”的含義。
10. 理解并掌握針路的開發與演變。
11.理解并掌握羅盤導航的基本方法。
12. 理解并掌握山形水勢圖的特點及應用。
六、中國古代航海圖
【考試內容】
航海圖的類型;航海圖的作用;航海圖的繪制。
【考試要求】
1. 了解航海圖的發展過程。
2.了解古代航海圖的幾種類型。
3.掌握幾種著名的古航海圖:《海道指南圖》《鄭和航海圖》《琉球國海圖》《牛津藏明代東西洋航海圖》《耶魯藏山形水勢圖》。
4.掌握航海圖與航海的關系。
5. 掌握山形水勢圖的繪制特點及作用。
6. 了解江河圖的繪制。
參考書目:
1.《中國水運史》(遠古—1840),編者: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人民交通出版社,2021年。
2.《中國科學技術史·交通卷》,編者:席龍飛、楊熺、唐錫仁,科學出版社,2004年。
3.《中國科學技術史》第四卷第三分冊,編者:李約瑟,科學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