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學校簡介
本一級學科的發酵工程二級學科2005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得輕工技術與工程一級學科授予權,并與同年(自主)增設制糖工程和糧油生物轉化兩個二級學科。學科依托吉林省糧食、長白山食藥用真菌及堅果等優勢特色資源,以生物信息學、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質工程和代謝工程等現代生物技術為手段,開展發酵微生物菌種選育和代謝調控研究,改造和開發具有工業化應用價值的新型微生物菌種及其工藝;以糧油深加工及食藥用真菌功能特性為目的,開展碳水化合物修飾、新型功能性多糖利用、糧油及副產物高值化綜合應用研究,結合生物質資源利用過程中的現代控制技術,改造和開發新型多用途功能產品及其生產工藝,提高糧油高值化綜合利用效率。
本學科現有專職教師11名,其中博士生導師1人,吉林省青年托舉人才1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9人具有博士學位,2人具有海外經歷。另聘有2名正高級校外兼職導師。"十一五"以來,本學科承擔國家自然基金、國家"863"計劃及吉林省重大重點等各類課題共25項,獲得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發表包括SCI、EI學術論文12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論文1篇,累計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近6億元。學科擁有國家級、省部級平臺及實驗中心6個,總面積達3000m2,儀器設備總值2000余萬元。
二、培養目標
遵循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質量第一、理論聯系實際,圍繞國家和吉林省產業發展需求,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為地方食品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
1、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科學發展觀,熱愛祖國,獻身農業;具有嚴謹的治學態度,求實創新精神,積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2、熟悉輕工技術與工程發展現狀和趨勢,具備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獨立從事發酵、糖品和糧油產品生產工藝研究和新產品開發能力;熟練閱讀專業外文文獻,并具有一定的應用英語寫作和國際學術交流能力。
3、身體健康,能夠適應學習與開展科研工作的需要,畢業后能勝任科研院所、企業和其他單位的教學、科研技術管理或營銷工作。
三、研究方向
發酵工程
四、學習年限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制為3年。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在校最長學習年限為4年(含休學和保留學籍),非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在校最長學習年限為5年(含休學和保留學籍)。
五、培養方式
1、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式以課程學習與論文研究并重。
2、導師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第一負責人。碩士研究生培養實行導師責任制,鼓勵實行以導師科研團隊為主的指導小組集體指導。導師或指導小組負責制訂和調整碩士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組織文獻閱讀報告、科研進展匯報及學額為論文全程指導,對交叉學科的碩士研究生應組成交叉學科的指導小組進行集體指導,導師應全面關心研究生的成長成才。
3、課程學習與實踐、學術活動碩士研究生在課程學習階段要認真學好理論課,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按照考核要求參加學術活動和科研、教學實踐活動。
六、課程體系
1、學分要求
總學分 | 課程學分下限 | 課程學分上限 | 學位課學分 | 學位課及格成績 | 其他課及格成績 |
26 | 20 | 22 | 12 | 70 | 60 |
2、課程設置
課程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研究方向 | 開課學期 | |
學位課 | 公共必修課 | s10193b1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36 | 2 | \ | 1 |
s10193b2 | 外國語 | 80 | 2 | 1 | |||
學科必修課 | s0822b01 | 輕工科學與工程導論 | 32 | 2 | 1 | ||
s0822b02 | 生物分離理論與方法 | 24/8 | 2 | 1 | |||
s0822b03 | 現代分析方法與技術 | 24/8 | 2 | 1 | |||
s0822b04 | 發酵過程優化與控制 | 16 | 1 | 發酵工程 | 1 | ||
s0822b05 | 工業微生物育種學 | 16 | 1 | 1 | |||
s0822b06 | 碳水化合物基礎科學 | 16 | 1 | 制糖工程 | 1 | ||
s0822b07 | 制糖工程Seminar | 16 | 1 | 1 | |||
s0822b08 | 谷物科學進展 | 16 | 1 | 糧油生物轉化 | 1 | ||
s0822b09 | 糧油生物轉化Seminar | 16 | 1 | ||||
非學位課 | 公共選修課 | s10193x1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18 | 1 | \ | 1 |
s10193x3 | 第二外國語(英語) | 32 | 2 | 2 | |||
s10193x4 | 生物信息學 | 32 | 2 | 1 | |||
s10193x7 | 托福 | \ | 2 | ||||
s10193x6 | 雅思 | 2 | |||||
s10193x5 | 論文寫作指導 | 16 | 1 | 2 | |||
學科選修課 | s0822x01 | 食品酶學與酶制劑工程 | 16 | 1 | 1 | ||
s0822x02 | 代謝途徑及控制發酵 | 16 | 1 | 1 | |||
s0822x03 | 科技論文寫作 | 16 | 1 | 1 | |||
s0822x04 | 細胞工程 | 16 | 1 | 1 | |||
s0822x05 | 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 | 16 | 1 | 1 | |||
s0822x06 | 基因組學研究進展 | 16 | 1 | 1 | |||
s0822x07 | 糖品科學與新技術 | 16 | 1 | 1 | |||
s0822x08 | 生物反應工程 | 16 | 1 | 1 | |||
s0822x09 | 糧油科學與深加工新技術 | 16 | 1 | 1 | |||
s0822x10 | 功能性多糖研究進展 | 16 | 1 | 1 | |||
s0822x11 | 圖譜解析/色譜分析 | 16 | 1 | 1 | |||
s0822x12 | 蛋白質組學研究進展 | 16 | 1 | 1 | |||
s0822x13 | 微生物遺傳育種進展 | 16 | 1 | 1 | |||
s0822x14 | 計算機模擬在分子生物學中的應用 | 16 | 1 | 1 | |||
必修環節 | h1019301 | 開題報告 | \ | 1 | \ | ||
h1019302 | 中期考核 | 1 | |||||
h1019303 | 學術活動 | 2 | |||||
h1019304 | 教學實踐 | 1 | |||||
h1019305 | 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 | 1 |
3、教學方法
①教學內容要注重理論與科研實踐相結合,由系統知識傳授向能力培養轉變,重點培養碩士研究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對碩士研究生倡導啟發式、探索式、參與式教學方式。鼓勵碩士研究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4、考核方式
①課程考核課程考試可采用不同方式,但一般應有一定量的筆試。公共課及基礎課以筆試為主,專業課采用課程論文、學生做專題報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重點考察研究生對專業知識的把握能力及其應用基礎理論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所有課程的成績均采用百分制,學位課70分為及格,其他課程60分及格。
②必修環節考核分為: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學術活動、實踐教學及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具體要求見必修環節。
七、必修環節
1、開題報告(1學分)
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碩士研究生在第二學期完成開題。要求查閱文獻資料100篇以上,其中最近5年內的文獻應占40%以上,外文文獻不少于50%,并根據綜述內容提出學位論文題目和選題報告。開題報告要求公開舉行報告會,并由本學科5人以上專家組成的評審小組進行評審,提出具體的評價和修改意見,不通過者可限期重做,組織學科專家二次論證,具體方法按《吉林農業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管理方法》執行。(1學分)
2、中期考核(1學分)
中期考核入學后第四學期初進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由各學科方向組織。中期考核內容包括政治思想表現、課程學習狀況、學位論文工作進展和身體狀況等。具體辦法按《吉林農業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辦法》執行。(1學分)
3、學術活動(2學分)
碩士研究生參加國際會議并做學術報告計2學分(聽學術報告記1學分);參加國內一級學會舉辦的會議并做學術報告計1學分(聽學術報告記0.5學分);參加國內一級學會分會或省級學會組織的學術會議并做學術報告計0.5學分(聽學術報告記0、3學分);在全校或學院作學術報告計0.3學分(聽學術報告計0.1學分);參加國家或學校公派聯合培養半年以上的研究生,學術活動視為考核合格。學術活動考核由導師在第6學期初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經導師審核通過后記2學分。書面記錄材料由研究生秘書以試卷形式進行存檔。
4、教學實踐(1學分)
可采用協助導師擔任助教、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等形式,碩士研究生至少完成6學時教學實踐,教學實踐考核由導師在第6學期初對學生進行評價,經導師審核通過后記1學分。
5、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1學分)
由研究生院統一組織學習、考核,合格者記1學分。
八、發表學術成果要求
碩士研究生攻讀學位期間取得學術成果要求按《吉林農業大學關于申請碩士學位取得學術成果的規定》執行。
九、畢業與學位授予
碩士研究生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內完成課程學習,修滿培養方案所規定的學分,通過思想品德考核,學位論文答辯,符合畢業資格,準予畢業;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吉林農業大學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工作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達到學校及學科的學位授予標準,經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審議通過后授予工學碩士學位。
梁老師:17812039143
張老師:18611851496
報名郵箱:edu@eduego.com